首页 > 历史军事 > 水浒豪杰传 > 第十四章 韬光养晦(二)

第十四章 韬光养晦(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强炼丹炉 武傲九霄 人道天尊 最强慈善系统 咸鱼总是被穿越 蓝白社 写书证道 剑道师祖2 全民养鲲进化 繁荣末世大逃杀

史进一开始是想着出兵攻下青州济州,然后再攻克兖州,将三州连起来,打明旗号反宋的。

只是听到吴用说要放弃青州城、放弃须城,退回梁山韬光养晦。

莫非时机还没有成熟?

造反关系上万人的生死存亡,由不得史进马虎,他虚心地问道:“这是为什么?还请加亮先生指点!”

看到史进并没有因为攻克青州城,就骄傲自大了,依然肯虚心地向自己请教,吴用满意地点点头。

吴用将心中早已经想好的理由说了出来:“虽然我们攻克了青州城,不出意外当可以攻占青州、济州、兖州三州。但我们还是没有做真正做好起义造反的准备!”

“赵家养士一百五十余年,不曾杀害一文士,天下文士皆心向赵家。大哥此时起义,只怕不会得到多少文士帮助!没有文士的帮助,大哥准备找谁治理这些州地?没有文士的帮助治理,这三州之地要是所托非人,只怕不但帮助不到我们收集粮饷,反而会招惹百姓不满,心生怨气,要抵制我们。”

“而且当今圣上虽然贪图享乐,宠幸奸臣。但还没有到天怒民怨的地步,天下百姓依然心向大宋。”

“青州城虽然城高墙厚,但青州、济州、兖州皆无雄关险要之地可以把守阻塞朝廷大军。而且朝廷一向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中央禁军有八十万,西北禁军有十几二十万。虽然梁山军训练有素,但兵甲不多,就算有三州之地,也只能满足两三万兵马所需,还要分兵把守各地。到时朝廷派大军来围剿,我们就首尾难顾,只怕会被朝廷一一击破,死无葬身之地!”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们这边,大哥此时起兵造反并不是合适的时机。还望大哥三思!”

史进听到吴用的理由,陷入了沉思。

大宋的田税虽然不算轻,但大宋队对海贸很重视。贸易的税收占了朝廷财政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对田税的依赖没有明朝那么大。

不像是明朝,朝廷财政主要是依赖田税、矿税、盐税,这三样有一样出了问题,明朝的财政就出问题。

缺钱的时候也只能增大田税、矿税,本来明末就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收成就不好了。

这田税再增加,再加上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收,这农民百姓怎么活的下去。

也因为如此,明末时候,李自成等人都被官兵打败了几次,但依然能东山再起,轻轻松松再拉起几十万大军,就是因为百姓没活路了,只能造反了!

现在大宋没有增加田赋,虽然有贪官污吏,但还是能活的下去。

这个时候造反,根本不可能像明末那样,随便就能拉着几十万的百姓跟着一起造反。

宋朝和明朝虽然都是重文轻武,但却是有本质的不同。

明朝呢?

当了知县,不贪污,一个月想吃上肉都是千难万难。

据说清官海瑞母亲生日了,海瑞咬着牙买了两斤肉给她庆祝,立马被锦衣卫当成新闻上报到中央去了。

连一个知县吃顿肉都这么难了,可想明朝那些官员的薪水是多么低了。

这才造成了明朝贪官一大堆,基本无人不贪。而且贪都贪了,贪多贪少都一个样,那干嘛不多贪一点。

也造成了贪官更加剥削百姓,百姓益加活不下去的恶循环。

不像明朝,宋朝重文是真的很重文士,各种福利一大堆,当真是高官厚禄。

按照现在的换算,只要当官了,不贪不墨就有十万年薪起底。

要是部长级别以上的是百万年薪。

薪水高、福利好,那么好的待遇下,大宋的官员又怎么会轻易跟随你一个山贼造反?

没有文士的帮助,谁来管理底盘!

靠手下那帮粗汉吗?

想想还是算了。

他们有几个人能看懂字的,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还指望他们懂收税,懂法律,做文案,核算,会看账本,会审案?

地盘没有人治理,就算占领下来,又有什么用!

不但不能起到帮助作用,甚至还会成为拖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