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圣帝尊传 > 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下

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石变 黑武剑帝 武碎九天 武本狂人 军少独宠:全能小药仙 醉陌浮生 医毒双绝:邪王独宠小妖妃 我真不想当奶爸 万世净土 极品姐姐领进门:权谋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后的第二年),周天子——周武王就去世(升天)了,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回归神界了!当时,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龄还小,因此由周公辅政,代理国家大事。周公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是周武王的弟弟,是一位集大功、大德、大治于一身的全才。周公精通周文王创作的“周易算法”,并创新出了“解梦算法”,根据一个人的梦就可以预测其以后会遇到什么事。

周公在辅政期间,重新收集整理了从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礼乐(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依据黄帝礼乐制定了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周朝礼乐(《周礼》),使人们又开始敬天礼地。周公还复制上古制度在中原地区重新划分了九州以便于管理。因此,《周礼》源于上古神话时代,是非常科学、先进的社会制度大全,真可谓是面面俱到,让各行各业都有规范可依,都有各自的考核标准,各种产品也有检验标准。《周礼》中有非常先进的经济法则、市场规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现代化。《周礼》中最让后人诧异的就是竟然有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如禁止人们捕杀幼兽,不准破坏鸟蛋,不准毒杀鱼类,不准过度开采矿产,不准过度砍伐森林等。现代人实在是搞不懂,当时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因为他们认为周朝刚开始的时候和上古时代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只有看过本书的人才能知道,上古是高科技的神话时代,一直到商周交替之时,仍然有少数人掌握着高科技,周朝开国之初记载了如此现代化的制度并不奇怪,要能真正地、可持续地、长久地实施起来那才叫个奇怪。还有句俗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周礼》虽然很先进,但是很明显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时代了,因此,新朝新气象只持续了三十年左右,人们慢慢地就把《周礼》束之高阁了。

公元前945年,周朝的第五个王——周天子穆王即位执政。周穆王发现自周朝开国大典宣布周朝成立以来,只过了一百年的时间,有一些人就变得越来越坏了,坏人又开始污染祸害好人了。这是因为,好人没有活路,只有变成坏人才不会吃亏。如此下去,人人都会成为坏人,互相祸害,必将导致国家灭亡。原来,由于商朝后期礼崩乐坏,产生了很多坏人,新兴的周朝并没有将坏人完全清除,还有很多余孽(残余的坏人或隐患),《周礼》也没有能力将余孽教化,反而自己被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余孽就像癌细胞一样侵蚀着国家的健康。

周穆王暗中垂泪:“苍天啊,我该怎么办?”猛然间,他想到一事,《周礼》毕竟不是原版,肯定有所缺失。为了拯救国家,为了挽救子民,一定要想办法去寻找黄帝制定的原版礼乐,也许可以从中找到治理余孽和教化众生的救世良方。于是,周穆王在王室图书馆查找线索。最后,他决定按古籍记载,到东非地区寻根问祖,向夏朝的王(当时埃及地区的统治者)追查黄帝原版礼乐的下落。由于路途遥远,周穆王为了排遣途中的寂寞,除了必需的保镖和佣人,还带了几个妃子。

周穆王一行人驾着马车,循着古书中记载的上古丝绸之路的路线,从宗周(即周朝的国都镐京,位于今天的西安)到昆仑(位于今天的非洲),共走了九个月,总行程有三万多里左右(当时的一里为三百米左右,折合约九千多公里,参考数据:开罗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七千公里)。对比数据:元朝蒙古人用三个月就可以到达欧洲。

另有记载,说周穆王他们一路上路过了几个地区,宗周至河宗3400里,河宗至西夏2500里,西夏至河首1500里,河首至昆仑700里,共计8100里(折合2786公里),这是指这几个大的国家(或地区)边境之间的距离之和为2786公里。宗周是指周王朝这个国家或地区,河宗、西夏、河首、昆仑等也是和宗周并列的概念,也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不是指某个地点。那个西夏并不是后来的西夏,所以后人不明白,说周穆王一行人绕来绕去,怎么又绕回来了。

当时东非的埃及正处于女王执政的时代,中原的史书把埃及女王称为“西王母”。周穆王献给埃及女王礼物有:六块白玉、三百匹丝绸。当时,丝绸是中原的特产,世界的其他地方没有丝绸。(1993年,奥地利考古学家在一具古埃及女性木乃伊头发中发现了一块丝绸,这块丝绸与木乃伊同属古埃及二十一王朝,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商周时期。商周之际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丝绸出产地)

在埃及女王的陪同下,周穆王参观了黄帝留下的特色宫殿——金字塔(众帝之台),他们一起去瑶池游玩(瑶池就是后来的纳瓦沙湖,是一个碳酸钙湖,盛产鲈鱼和非洲鲫鱼,这里还有很多鸟类)。埃及女王在瑶池设盛宴款待周穆王。后来,埃及女王派人当向导,领周穆王去北非的大旷原(撒哈拉沙漠)寻根问祖,那里有黄帝文明最初时的遗迹。后人把以上事件称为“周天子西游”,记录在了竹简上。

西王母只是一个代称,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就像佛一样,只要符合条件,达到了佛的境界,谁都可以是佛。在武则天之前,中原是没有女性君主的,中原人把天上的玉皇大帝的老婆称作“王母娘娘”(这也只是一个名字、代号),把中原地区西边那些国家的女王称作西王母,因此中原的史书对西王母有很多描述,说的并不是同一个人。

埃及女王(埃及艳后)、阿拉伯半岛的示巴女王等这些西方大国的女王都被中原人称为西王母。埃及艳后不止一代,也不止一位,很漂亮的就有七位。这些女王一般不会以娇滴滴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们会化妆,也会佩戴一些夸张的饰品和面具,其中有威严的形象,也有凶恶的形象及其他形象,甚至还用动物的毛皮做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像那些崇尚自然的上古帝王一样。所以,中原人对西王母的长相的描述有很多。

《山海经》中把西王母描绘成了凶恶的样子,是因为把各种因素综合了起来,导致后人把西方的女王描绘得很乱,有的丑,有的美,反正都叫西王母。后人整理《山海经》时,也很少考据,直接把一些传说拿来复制粘贴。

埃及女王(埃及艳后)中最有名的叫克丽奥佩特拉,她是学者、哲学家、外交家、化学家、数学家,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写过好几本著作。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她的敌人,也就是罗马人。罗马人对她相当轻视,将她描绘成一个性感亡国的尤物。

周穆王见到的西王母是最早的埃及女王,也精通各种学问。周穆王和埃及女王交流时,采用的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王室专用的、口口传诵的类似诗歌的语言,这种诗歌式语言的音和意在世界各地都是相通的,双方可以直接秒懂,根本不需要翻译。

周穆王参观、考察、学习得差不多了,准备告辞回中原,埃及女王恋恋不舍,对周穆王吟唱起了缠绵悱恻的诗歌,进行挽留。诗歌大意为:“你的祖先(希伯来人)是从这里迁出去的,后来上天又委派你们去中原地区当统治者。但是我听说中原的人实在不好教化(这是商朝后期统治者的过错所导致的),烂人实在是太多了,就像一群群的虎豹和乌鸦(导致你们周朝的统治者也无法将其教化)。你现在来先祖之地寻找治世良方,我看也是白搭(哪怕以后有人到西天取经,也是没用的),根本教化不了他们的!依我看,就算了,由他们去吧。他们只祸害一个地方,不把整个世界都祸害了,我们就谢天谢地了。你不要回去,留下来,好吗?我愿意做你的女人,我们一起在这里快乐地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去呢?我心中翻江倒海、无比复杂,实在想不通!你真以为自己是属于那里的?真以为那里的人有希望变好?”

(悱恻,fěicè,意思是内心悲苦凄切、忧思抑郁,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埃及女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因为夏朝祖先留下了遗训:她,包括族人都不得离开东非,必须留守家园!此处,本书引用的以上和以下的内容在《穆天子传》中都有记载,大家可以去查。)

周穆王一听,赶紧拉起埃及女王的手,也用诗歌式的语言安慰她,大意为:“宝贝儿啊,我必须得回去啊。我会用新学到的上古帝王之道好好治理中原地区,因为我觉得,那里的人一定可以得到教化,可以变得越来越好,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无可救药。也许只用三年五载,就可以国泰民安。到时候,我一定会回到你的身边,好不好啊?我们一起隐居,也不要当什么王了,只做悠闲的普通人,好好儿地过我们的二人世界。”

埃及女王心想:“中原地区的人经过三年五载就能变好?我感觉就算经过三五千年也不一定能变好!”唉,没办法,为了支持心爱的人,埃及女王只好和周穆王依依惜别了。她十分清楚,这一别就是永诀,但她仍然盼望着有一天,她和他可以再续前缘,希望有一天奇迹会出现。(人人都变好,都成为圣人。这种大同世界的奇迹,从周穆王时代算起,再过三千年,才会到来!)

在返回中原的路上,周穆王一行人路过一个地方,遇到了一个工程师带着一个“随从”。这个工程师可是一个能工巧匠,他能把木头机器人做得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那个“随从”就是机器人!工程师让随从机器人给周穆王表演唱歌和舞蹈,随从机器人表演得活灵活现。周穆王看得很高兴,就叫随行的妃子们一起过来观看。没想到,随从机器人在表演的时候竟然对着周穆王的妃子抛媚眼!周穆王看到随从机器人竟然勾引自己的妃子,很生气,说工程师骗人,他的随从根本就是一个真人,必须按照律法处死冒犯自己的人!这可把工程师急坏了,他赶紧在随从机器人身上一扭,这个随从机器人便马上散开了。周穆王一看,原来这个“随从”真的是由木头、皮甲、胶漆等零件组成的。等工程师把机器人重新组装好时,机器人又能唱会跳了……

周穆王通过到西方游历,增长了很多见闻,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他用道理教化人民,社会风气有了一定的改善,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福报,活了105岁,在位55年,成为了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王。

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周穆王一直没能再去埃及,因为他所治理的国家一直达不到他理想中的状态,后来他年纪大了,经不起路上的折腾了,更没法儿去了。这中间,埃及女王也曾派使者带着礼物来中原地区觐见周穆王。埃及女王听完使者的报告后,知道周穆王是不会有机会再到东非了。于是在临终时,她怀着一生的想念吩咐仆人把周穆王送的丝绸扎在自己头上。后来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双方互赠的礼品让世人知道了“周天子西游”的故事是真实的。

公元前771年,周朝的首都从镐京(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迁移到了洛邑(河南省洛阳市)。因此,人类把此前的周朝叫西周,把此后的周朝叫东周。东周又可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初期,东方文明还保留着高尚的骑士精神。什么叫骑士精神?比如,宋国有一个叫华豹的人用箭射一个叫公子城的,第一箭没中。华豹还想再次射击,但这时公子城大喊道:“轮到我射你了,不要当卑鄙小人!”华豹听到后,放下了弓箭,结果被公子城一箭射死。这事被记载于中国史书上,人们并没有嘲笑华豹的迂腐,反而赞扬他维护了骑士精神。再比如,晋国和楚国大战,晋国败了,在士兵逃跑时,战车陷入了泥水中,出不来了,追上来的楚国士兵反而想了个办法帮晋国士兵把战车推了出来。晋军还跟楚军开玩笑说:“你们在逃跑方面很有经验啊。”当时作战双方会遵守很多礼仪,对逃跑一百步的人是不可以追杀的,后退一百步就意味着退出了战斗。所以,只后退五十步的人完全可以笑话后退了一百步的人!因为后退五十步代表着仍处于战斗之中,还有反攻和翻盘的机会。兵家之战,以退为进是战术调整,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后退一百步则完全是逃之夭夭,输掉了战斗!

春秋末期,东方文明渐渐抛弃了高尚的骑士精神。本来,东西方文明都承自同一祖先,都有着相同的道德规范和制度(统称为“礼乐”)。这些规范和制度非常详细,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战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在打仗时,大家要堂堂正正地公平决战,一方用一个团,另一方也只能用一个团,而不能用一个师对一个团来以多胜少。这样,赢方才光明正大,输方才心服口服。后世的西方文明大多还是这样打仗,而东方文明马上就要全面进入阴谋诡计的时代了。东方的整体环境将对小人有利,而对君子不利。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就是凭仁义当了霸主。他不做小人,不愿意半渡而击(乘敌人过河的时候偷袭),所以最后他失败了。他的失败,标志着中原地区的人们开始抛弃礼义廉耻和道义,做事开始不择手段,礼乐开始崩塌了!从此,东方文明就成了小人的天下,阴谋诡计开始大放异彩,仁义之人成了傻瓜,阴险小人和流氓得了天下。哪怕就是圣人孔子出世,也无济于事了。

公元前500年左右,圣人孔子的时代,他致力于恢复礼法(主要是删改版的周礼,而不是原版的上古礼乐)。孔子懂得很多东西,但也有弄不清楚的事。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古书上记载黄帝有四张脸(“黄帝四面”),是真的吗?”孔子说:“黄帝四张脸是指黄帝指派四个人治理四方,这四人被人称为四面。”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四面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对黄帝的称呼,了解黄帝本质的人称黄帝为“上帝”。埃及人称黄帝为法老,中国人称黄帝为黄帝(称升天以后黄帝为“天帝”),其他地方的人还有别的称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四合院:开局被迫和秦淮茹换房 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 南小姐别虐了,沈总已被虐死 守寡暂停!亡故夫君满血归来了 斗罗:收徒千仞雪,建立神祇学院 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离婚诈死,陆总拿带血孕检单哭疯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高手下山:七个绝色师姐把我宠上天 重生七零:真千金被最野糙汉娇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