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春秋——伊始 > 第四回 再出手胜券在握 漏消息前途未卜

第四回 再出手胜券在握 漏消息前途未卜(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甜妻养成计 诸天委托所 网游之矿工也疯狂 一念红尘轮回劫 王牌战神在都市 传媒巨舰 透视神婿 善恶妖心:宠妻狂魔已上线 做个好梦嘻嘻 轮回维度

自新君继位后,看着朝中一切事务逐步走入正轨。为此操劳半年有余的太傅陈蕃也终于能喘口气了。此刻的他正在府中庭院内的大树下悠哉的纳凉。他闭着双眼,在阵阵凉风中神游于物外。他已经下定决心,此番助窦武剪除宦官后,就辞去所有的官职,古稀之年的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去处理繁重的国事了,也是时候该享享天伦之乐了。

陈蕃还在脑中规划自己的未来,却被大门处传来的声音迅速拉回到现实之中。

“太傅……太傅……大事不好了!”窦武在门人的陪伴下大声叫着陈蕃并飞快地向他所在之处赶了过来。等到窦武走到自己近前,陈蕃定睛一看,这位大将军的样子令他大感意外。一向注重仪表的窦武竟然连朝服都没有来得及更换就来见自己,他头上的武冠有些歪斜,鞋上更是沾满了泥土。看的出来,从皇宫到陈藩家的路上,那些车马无法通过的道路窦武是奔跑着通过的。不用说,一定是他面见太后时的奏疏出了问题,否则窦武也不会急成这样。陈蕃怎么也没料到不过是走个过场的事情竟被窦武弄砸了,更纳闷的是窦武到底跟皇太后窦妙说了些什么,这奏疏没通过也就罢了,怎么还弄得如此狼狈。

看着一脸迷茫的陈蕃,窦武无比委屈地向他解释道:“也不知道今天宫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我那女儿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窦武话说到一半,就再也说不下去了。被亲生女儿下了逐客令,他心如刀绞。这换做一般人都受不了,更别说是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了,窦武停顿了片刻强忍着泪水才继续说道:“一开始说的还好好的,就在我提出杀曹节、王甫的时候,她突然就变脸了。甚至连这二人的罪状问都不问就驳回了我的奏疏。也不知到曹节在她面前说了什么坏话,离间了我们父女之间的感情。”

陈蕃听完窦武的苦水,不住地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他思索了片刻沉吟道:“大将军勿慌,你是怎么向太后提及诛杀曹节、王甫一事的?”

窦武回道:“我就说曹节、王甫等人胡作非为、危害社稷、鱼肉百姓,请太后下旨将他们处斩。”

“在这之前?没有向太后提过中宫用人问题?”

“没有啊,我提此事作甚。再说了我是她父亲,我能害她吗?”窦武向陈蕃解释道。

陈蕃听到此处本来正在捋着胡须的手立刻停了下来,在经过了短暂的沉默后,他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地向窦武责备道:“大将军!你怎会如此糊涂啊!你怎能如此与太后说道!”

“怎么?此事有何不妥?”窦武看着满面怒容的陈蕃,十分不解地问道。

陈蕃心道窦武可真够幼稚的,身为大将军说话做事怎能如此草率。窦妙之所以让曹节去迎立新君,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曹节来掌控内廷。这也说明曹节早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深得窦妙的信任了,宫闱秘事外人能知道多少。这窦武一上来就提出杀曹节,那不就等于变相削弱太后的权力么,找太后的麻烦么。曹节所作所为,人神共愤。窦妙又不是三岁小儿,哪里需要窦武告知于她。

可事已至此,再把话圆回来已无任何可能,若想诛除宦官只能另谋他法。

陈蕃强行按下下心中的怒火,尽量平和地开口说道:“大将军,太后久居深宫,被先帝冷落多年,能撑到今天实属不易。一者太后生性坚忍,能够忍辱负重,二者多亏曹节、王甫等宦官从中照应。你直接上书要杀他们,太后必然难以同意。一开始你就应该从父女之情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须要让太后明白,就算是要杀曹节、王甫也不会削弱她来之不易的权力。你该先让太后自己选好可信的人接替曹节、王甫的位置后,再拿出此二人的奏疏啊。”

“太傅您怎么不早点提醒我啊!”反应过来的窦武无比后悔地说道。

陈蕃微微一愣,这也需要人提醒?不过转念一想也对,窦武本身就是一儒家子弟。从步入朝堂到官拜大将军,前后不过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跟先帝争对错了。也怪自己把窦武想的太成熟了。

陈蕃安慰窦武道:“太后命曹节前去迎立新君时,大将军就应该想明白这其中的缘由。此事也不能全怪大将军,曹节、王甫横行中宫多年。善于投机钻营,以先帝之明都会受其蒙蔽,何况入宫不久的太后呢。”

“唉!都怪我一时大意啊,未及细想此事。我这就再次入宫去跟我女儿把话说明白。”窦武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陈蕃见状赶忙拉住窦武的衣袖说道:“大将军留步,此刻再进宫只会适得其反,太后现在听了你的解释一定会认为你是欲盖弥彰,这样事情只会变得更糟。”

“那现在该怎么办?”窦武双目神采全无,他彻底没了主意。

陈蕃先是叹了一口气,接着用右手拍了拍窦武的肩膀,示意窦武坐下再说。再看到窦武情绪稳定下来后,他才缓缓的说道:“想要诛杀宦官,就只能走第二条路了:尽可能多的收集他们诸多不法之罪证。在朝堂之上将他们的罪证当着陛下与太后的面公之于众。”

陈蕃说道这里停了下来,压低了声音对窦武继续说道:“这样一来,任谁都不能再维护他们。谁维护谁就是与天下人作对,与整个大汉作对。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曹节、王甫所行不法之事全是通过下面的爪牙做的。如果只抓捕这些违法的爪牙,他们会不会供出幕后主使还很难说,关键抓捕之后还会打草惊蛇,曹节、王甫等人必然把证据销毁然后再推得一干二净,最多只会自认御下不严之罪,以便从轻发落。届时太后必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难不成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逍遥法外?”窦武一着急,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

陈蕃见状再次用右手拍了拍窦武的肩膀,等到窦武放松下来,他凑到窦武耳边,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计划,“既然想通过太后诛杀宦官已无可能,不如我们……”

当得知窦武入宫见太后要诛杀他与王甫等宦官一事后,曹节已经有好多天没睡过好觉了。自己现在只要一闭眼就能看到管霸、苏康被砍头的样子;就连日悬中天的正午,他甚至都能听到这两个人阴森的笑声。在梦中他不止一次梦到大将军窦武上书要诛杀他,也不止一次看到刀斧手挥刀砍向自己的头颅。他很后悔,后悔当年为什么不帮着先帝把窦皇后给废了,废了她哪会有今天耀武扬威的大将军窦武。他就不明白,这窦武是不是吃错药了,他难道就没想过要不是自己多次帮助窦妙,他们老窦家早都完蛋了。他这就是不识好歹,恩将仇报。

曹节现已富可敌国,他还不想死,他还没有享受够他所拥有的一切。皇帝少不更事,正是他胡作非为的大好时机。但是怎么就碰到窦武这么个油盐不进的家伙,普天之下现在唯一能保护他的人只有太后。虽说窦武请求诛杀他与王甫的奏疏被太后驳回了。可是窦武绝不会就此放弃,太后是他的亲闺女,也不可能一直违背父亲的意愿。如果这时候永乐宫的宦官能帮自己在太后面前多说些好话,自己活命的机会也就多些。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曹节联合王甫带着中宫的宦官们来到永乐宫寻求帮助。

见主要人物都到齐了,曹节站起身来率先发言:“想必诸位都已听到一些消息,近来宫外闹的厉害,盛传朝中的大人们想趁着管霸、苏康的死继续向咱们发难。为了不步他俩的后尘,今天请大家来一起商量下对策,如果再这么拖下去,大家脖子上的脑袋可就要保不住了。”

曹节的话在众人当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宦官们交头接耳,有的人愁容满面,有的人则面露喜色。愁的人多来自中宫(注1),喜的人则多来自永乐宫(注2)。自汉桓帝刘志驾崩后,太后窦妙临朝听政,永乐宫的宦官们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永乐宫风头正盛,在永乐宫的宦官心中,巴不得中宫的人倒霉,只要他们一死,死人身后空出的职位可都是肥缺啊。

长乐五官史朱瑀(注3)慢条斯理的说道:“曹常侍此言差矣,管霸、苏康被斩那是因为罪有应得,既然朝中的大人们议论纷纷,那就说明宫内还有漏网之鱼。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曹常侍侍奉先帝兢兢业业,为官更是廉洁奉公,依我看曹常侍您这是多虑了。”朱瑀话一说完,宦官之中立即传出一阵笑声。

曹节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他刚想开口反驳,坐在一旁的王甫对着朱瑀冷笑道:“五官史,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当年大将军梁冀欺君弄权,无法无天。是我们中宫的人挺身而出,先帝才得以归政。现在窦大将军嘴上说的是要诛杀乱政的宦官,他心里想的什么可是没人知道。万一他想当梁冀第二,只怕是我们一死,下一个死的可就是您了。”

听完王甫说的话,朱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满面寒冰的他阴森的回道:“曹节、王甫,你们大权独揽的时候可曾有过我们永乐宫半点好处?现如今项上人头不保这才想起我们,是不是晚了点。我等尽心竭力侍奉太后,一无忤逆之心,二无违法之实。窦太后乃大将军之女,你们中宫有难,却要把我们永乐宫拖下水,你这算盘未免打的也太精了吧。”

坐在曹节身边的王甫受到这番讥讽,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目直视朱瑀。而朱瑀也不甘示弱跟着站了起来,双方的眼神碰撞在一起,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屋子里转眼之间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宦官们即将翻脸之际,太傅陈蕃府上,窦武的紧锁的眉头早已舒展开来,嘴角也挂着笑意;陈蕃的头发胡子早已花白,但是他根本不像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两个人相谈甚欢,此前因太后拒绝诛杀宦官而产生的阴霾早已被一扫而空。

“大将军,曹节、王甫虽然阴险狡诈,但现在大权都在永乐宫,我们提议更换中宫的黄门令,太后一定不以为意。由我们的人担任黄门令,就等于拿住小黄门的七寸。任曹节、王甫如何折腾,都逃不出我们的手心。接着再由我们的人上书抓捕他们当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再从这个人口中得到曹节、王甫祸国殃民的罪证,最后从内部一举瓦解中宫的宦官势力,必能还朝政以清明……”

陈蕃滔滔不绝的向窦武讲述自己的计划,窦武也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可陈蕃并不知道的是,在这位好高骛远的大将军心中,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开始在他的脑中酝酿。

宫内的场面即将失控,曹节与朱瑀的背后同时站起一人。曹节那边是又高又瘦的黄门令魏彪,朱瑀这边则是五短身材的长乐尚书郑飒。他们各自拉住上司的衣袖,两个人赶忙打起圆场来。

魏彪说道:“大家都是跟着太后、陛下办事,太后与陛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我们自然也都是一家人。这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

郑飒接着说道:“黄门令说得在理啊,我们要是彼此伤了和气,这不让太后陛下生气,让外面的人看笑话么。”

曹节、王甫一寻思,现在太后大权在握,真要是跟永乐宫闹翻了,那一切都要结束了;朱瑀也反应过来,刚才说话确实冲动了,太后早晚要归政于皇帝,到时候掌权的可就是中宫了。现在把曹节、王甫都得罪了,等到太后归政的时候,那自己的好日子可就要到头了。

转瞬之间,双方脸上都堆起了虚伪的笑容,互相行礼致歉,说着一些客气但无实际意义的场面话。一番嘘寒问暖后,宦官们的集会也随之结束,中宫与永乐宫之间虽然没有闹翻,但也仅仅是维持是表面上的和气。曹节、王甫心里很清楚,现在他们只能孤军奋战,永乐宫的人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等返回住处,曹节悲叹道:“唉,难道天要亡我小黄门?”王甫则劝道:“曹常侍怎能如此沮丧,我们身边不还有陛下吗?”曹节点点头,一声长叹:“唉……唯今之计只有紧紧抓住陛下这棵救命稻草了,那就让最擅长捉摸人心的张让、赵忠去侍奉皇帝吧。”

张让、赵忠二人乃曹节心腹,他们跟随曹节多年,所作之坏事不在其上司之下,论阴险毒辣二人更胜曹节一筹。多年以来,中宫许多大事都有二人的身影,其中赵忠更是直接参与了诛除大将军梁冀的行动。只不过有他们的顶头上司曹节、王甫在前作恶,这两人的恶名尚未凸显。但二十多年后,他俩的所作所为将会把大汉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以窦武、陈蕃为首的士大夫们已经做好准备向宦官集团发起最后的总攻,而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们也已抱紧了皇帝与太后的大腿。

二十二年前,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以宦官的全面胜利作为结束,这一次士大夫们卷土重来,他们的实力已远超宦官,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既是为了正义,又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他们自己。

公元一六八年八月,太白星出现在西方(注4)。天官刘瑜认为这是上天在向国家示警:朝中会出现一些奸人,他们不但会威胁到太后,就连文武百官也会受到他们的迫害。一时间宫内众说纷纭,太后忧心忡忡,朝堂之上人心慌慌,所有人都在猜测天象里预言的奸人究竟是谁?而大家又不约而同的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长期为非作歹的宦官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冒牌皇帝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单机南北朝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