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春秋——伊始 > 第二章 场景、剧情及历史出处(下)

第二章 场景、剧情及历史出处(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甜妻养成计 诸天委托所 网游之矿工也疯狂 一念红尘轮回劫 王牌战神在都市 传媒巨舰 透视神婿 善恶妖心:宠妻狂魔已上线 做个好梦嘻嘻 轮回维度

第五节长社之战与曹操增援皇甫嵩

长社之战是汉军与起义军之间第一场正面对决,也是一场决定都城洛阳安危的关键战役。汉军从前期的失利到后期的转败为胜,史书只有寥寥数语。无论是战争过程,还有战斗场面都需要脑补。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人皆恐。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来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闲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曹操增援长社,非常耐人寻味。以曹操当时的资历,带领一支汉军参加如此重要的战役,已经不能用离谱来形容了。其原因有二:其一,曹操并非出自军功世家,不存在子承父业的问题;其二,在带兵出征前,曹操只担任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职位都谈不上军职,更不是什么重要官员。

当时名将朱儁首战告负退守长社,对朝廷的震动可想而知。派曹操这样一个人前去增援长社,颇有送死的意味。那么在背后捣鬼并且能影响到汉灵帝刘宏的人,只有张让、蹇硕之流,其中与曹操有深仇大恨的人只有蹇硕。倘若蹇硕想借刀杀人,送曹操上战场再合适不过了。

第六节孙坚在战争中的表现

孙坚与曹操是汉朝平定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两位卓越的青年将领。两人有很多的共性:为汉朝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相同的政治抱负;出色的军事能力;更有趣的是两个人还是同一年出生的。早期的孙坚与曹操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临敌作战的态度。曹操是谋定而后动,孙坚则是先投入作战,再随机应变。这也使得两个人结局完全不同,曹操屡次能化险为夷,孙坚遇到危险则险象环生。

本节在描写孙坚的过程中,就把历史记载中,关于孙坚“勇”和“莽”的特征作为重点来刻画。一个是通过蹇硕之口来描述少年时期的孙坚,为他能进入朝堂埋下伏笔。另一个就是孙坚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表现。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坚)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páo)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曰:“非尔所图也。“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父大惊。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

黄巾起义的表现:(朱)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俊并力奋击,所向无前。【吴书曰:坚乘胜深入,於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於草中得坚。坚还营十数日,创少愈,乃复出战。】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俊具以状闻上,拜坚别部司马。

第七节十常侍之乱的必然

东汉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常侍之乱带来的皇权旁落。双方斗得如此惨烈是因为矛盾已经被激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时为士人领袖之一的卢植,他所经历的苦难恰好是这一矛盾最直接的表现。

在反对宦官的过程中,大臣们曾一直尝试劝谏汉灵帝远离张让、赵忠等人。但是刘宏不但对劝谏视若罔闻,还多次在宦官们的怂恿下残害忠良。所以在他统治后期,士大夫们形成了一个共识——不将宦官诛杀殆尽,汉朝将永无宁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冒牌皇帝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单机南北朝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