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春秋——伊始 > 场景、剧情及历史出处 上(二)

场景、剧情及历史出处 上(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甜妻养成计 诸天委托所 网游之矿工也疯狂 一念红尘轮回劫 王牌战神在都市 传媒巨舰 透视神婿 善恶妖心:宠妻狂魔已上线 做个好梦嘻嘻 轮回维度

第五节袁绍与四世三公老袁家

袁绍与曹操作为青年才俊中的翘楚,是东汉末年最有才能的少数几人之人。但是在很多关键问题上,袁绍又总比曹操略逊一筹。

袁绍的犹豫来自于家族——有着“四世三公”之称,汝南袁氏的荣耀。因为凡是要把家族放在首要位置,所以袁绍在忠于汉室以及是否自立的问题上越走越远。最终从一个汉室的拥护者变成一个家族的掌门人,这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汝南袁氏家族继承人的选择断送了整个袁家。这里给大家奉上袁家的发迹史,看完了这些相信大家就会明白袁绍的“多谋少断”是怎么来的了。

四世三公之汝南袁氏

从东汉末年到司马家一统乱世建立西晋,这其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贤臣、名将;当然也同样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昏君、庸才、宵小之辈。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段历史的进程。

大家耳熟能详的袁绍、袁术,作为东汉末期的热点人物,四世三公就成为袁家引领群雄的一块金字招牌。而四世三公的伊始,则是起于汉和帝时期的司徒袁安。

袁安出生在汝南汝阳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袁安就跟随着他的爷爷袁良学习《易经》(孟氏易)。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极为推崇《易经》,易学也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袁安天资聪明,学易很有心得,在汉平帝时期被选为太子舍人(年俸只有200石的小官),后来被调任成武令,总之,此时的袁安还在芝麻大小的官职间徘徊。

而袁安之所以能够发迹,却多亏了那年那天的那场大雪。

这一年袁安在洛阳任职,老天下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大雪。据《汝南先贤传》记载,当时积雪过丈(感觉太夸张,这么大的雪出现在中原地区匪夷所思),洛阳城中的百姓都到了要扫雪开辟道路出门寻找食物的地步。洛阳令(洛阳市市长)巡视城市的过程中,来到袁安的家门前,发现门前的积雪没有丝毫清理过的痕迹,当时洛阳令心想:袁安怕是已经冻死在家中了吧。但毕竟袁安也是朝廷官员,就命人清理积雪,准备为袁安收尸。

然而等到洛阳令进屋一看,灶台是冷的,水是冷的,袁安这家伙也是冷的,此时的他正躺在床上裹着被子瑟瑟发抖,环视一周洛阳令愣是没有看到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于是就问袁安,你怎么不生火不出去寻找食物?袁安打着哆嗦认真的回答道:“现在正值雪灾,整个洛阳城中的百姓都很饥饿,我还能坚持,把食物留给更需要的人吧。”袁安这番回答使洛阳令异常感动,自己都快饿死却还要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洛阳令不但立马给袁安送去粮食(可能情况有点儿太惨了),更向朝中举荐袁安这样一位贤人,而袁家的传奇也就此展开了。

倘若没有这场大雪,或许袁安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小官;倘若没有洛阳令的巡视,或许袁安早已冻死在家中。命运的神奇之处莫过于此。袁安否极泰来的经历还产生了一个成语——袁安高卧、袁安困雪。换成鸡汤点儿的说法:人哪怕身临绝境也不要放弃希望,命运之神总会眷顾最能坚持的人。

因洛阳令举荐而贤名传及朝野,袁安被举为孝廉,接着被派往任城担任任城令(兖州县县长),(后来曹操也是在兖州发家的)但是这个官职么,也还是芝麻大的小官,而与过去不同的是,袁安公正严格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冒牌皇帝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单机南北朝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