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

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1/2)

目录
好书推荐: 余生有你皆浪漫 魔弹双枪 网游之海岛战争 飞鸢九天 农女福妃别太甜 超级无敌道长 极品捉妖系统 重生之八零攻略 战神媳妇有空间 战联之命运之轮

大唐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八八读书,o

什么进士、明法、明经,这些都是常科,什么意思,常设科目,尚书省每一年都组织考试。

制科呢

“制”,皇帝单独下令的一种文书。

制科,皇帝觉得最近这两年朝廷选拔出来的人才,好像没有几个才华横溢的,算了,亲自下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有没有言辞华丽的啊,来吧,考试,今年在常科之外增设一个科目,就叫“宏词科”吧,因为这种招聘的命令都是通过“制”这种文书来传达的,所以叫“制科”。

制科在大唐多不多

那真是多了去了

光各种名目,终唐一朝,六百多个你知道皇帝的脑洞开在哪啊像开元二十三年年初时候,皇帝下令,让五品以上清贵官和各州刺史一人推荐一个,“可堪牧宰”,这就是“牧宰科”了。这就有点扯淡了,光看这个科目,这是选拔宰相啊,你要是考中了,就直接能进入政事堂办公闹呢

当然,制科最多的,还是“宏词科”和“拔萃科”。

那制科相对于常科,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没有

答案是,优势大了。

咱们从几个维度来介绍。

第一个,关注者的层次。

制科的发起就是皇上,当然也是人家最关系的,跟那种把常科甩给尚书省吏部一个六品官员,完全就不是一个感念,考上以后就算进了天子的法眼,以后的升迁,不在话下。

第二个,人数。

每年制科,能考过的凤毛麟角,最多二三个,平常的时候,就一个,那是真正的宁缺毋滥。

第三个,授官。

三个字就能说明白,不守选

考上制科,直接授官

第四个,品级。八八读书,o

考上制科,天然比进士高一级,刚才人家孙逖说了,进士出身最理想的释褐官职,是正字、校书郎,这都是九品官职,但是要考上制科呢,八品的左右拾遗、补阙正在向你招手。

如果说考中进士仅仅是有了个出身,那么考中制科,才算是拿到了官员终身的饭票。

正是由于制科如此牛逼,孙逖才会劝说谢直去考。

“三郎,你如果想直接为官的话,没别的说的,考制科去

正好,今年天子有令,要重开牧宰科,以你的那一篇盐法,朝廷不给你个头名都说不过去。

据我所知,张相和严右丞手里的推荐名额还没有给出去呢,你只要上门一说,他们必定会给你。

你想,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上门要了名额,考试的时候,直接把你的那篇论盐原封不动地往上一抄,头名到手

然后我这边再推荐一下,不管是拾遗,还是补阙,终归有你一席之地啊。”

谢直听了,却没说话,眯着双眼一个劲地看孙逖,看了半天,都快给人家孙逖看急眼了,这才开口问道:

“孙郎中,恐怕,这条路,不是您给我选的吧”

孙逖听了,先是一愣,随即脸色变红,最后竟然长叹一口气。

“都说三郎聪慧异常,以前孙某还不信,今日见了,果然如此。

嘿,也怨我以前全被瘦金体遮蔽了双眼,竟然没有看出你汜水谢三郎的这一幅玲珑心肝来。

怎么,我是哪里漏了破绽”

谢直就这么看着他,不说话。

孙逖又是自失地一笑。

“罢了,管你哪里看出了端倪,反正也没瞒过你

我便与你实话实说了吧

不错,正是严右丞交代我如此说的,实不相瞒,他亲口对我说了,他手中的那个推荐名额,就是给你留下的,你要是不要,他宁可作废,在他看来,如今谁都没有比你更有资格可堪牧宰”

“因为盐法”谢直嘴角含笑,轻轻问道。

“因为盐法”孙逖郑重点头,“孙某也是在近日才从严右丞那里听闻了盐法的前因后果,也不得不为三郎感叹,果然是国之良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