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九十九章 偷渡阴平——邓艾

第九十九章 偷渡阴平——邓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年少时就已是孤儿。

邓艾本是新野人,曹操攻破荆州那年,全家迁到了汝南后,邓艾给一户农家做了放牛郎,十二岁时,他又随母亲迁到颍川。他虽出身低微,却从小就胸怀大志,读到一位已故官员碑文中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之句,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大名叫“邓范”,字“士则”,这个名字后来没叫开,是因有个同族人也叫“邓范”,他就只好改名“邓艾”,由于他说话口吃,谈到自己时常说成“艾艾……”,后人将他与汉初一位同样口吃、说话总重复说“期期……”的大臣连在一起,造出个成语“期期艾艾”,形容一个人结巴。这也算是邓艾对现代汉语的一个贡献,如果他不改名,那么这个成语就该是“期期范范”了。

邓艾家里虽穷,但母亲还是让他学了些文化,凭这文化,一个偶然机会,他被推荐为都尉学士,可又因口吃,他没被安排重要职务,只当了看守稻田的小头目。当地有位长者可怜他们家穷,常赠给他家钱财,邓艾也不称谢,不要以为他没良心、不知恩。后来他当了汝南太守,专门去找这位恩人,得知恩人已死,他就派手下去祭奠,送给恩人的老母许多钱,给恩人的儿子安排工作。在放牛看稻田的年代,邓艾每看到高山大泽,就指指画画,说这里可以安营、那里可以扎寨,周围人都笑他神经,后来还是司马懿发现了这个人才,把他提拔上来。此后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立军功,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征西将军,不论司马懿还是司马师、司马昭,都很重用他,后来奉命抵御姜维入侵,使得姜伯约屡屡劳而无功。

邓艾平生最辉煌的时候,是出奇策、冒艰险,从阴平险峻山道入川作战,经江油直捣成都,最后迫使刘禅投降,以和平方式“解放”成都,为以后的“北平方式”创立了范本。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邓艾的大智大勇。邓艾特别重视民心,关心百姓利益。他曾上书司马师,分析吴国政治形势,断言东吴权臣诸葛恪必然灭亡,因为他“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就是不顾及百姓利益,只想在国际争端中争强好胜。他认为只有富民才能富国,富国才能强兵。所以,凡是他治理过的地方,都是“荒野开辟,军民并丰”。攻下成都后,他很注意部队纪律,重视安定民心,所以蜀人都称颂邓家军。他还为魏国下一步政治和军事行动打算,优待投降的刘禅及其手下官员,对东吴搞“统战”攻势。

在老邓事业走向巅峰之时,他的缺点也充分暴露,最明显的,是他不够低调,给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印象。他洋洋得意,对被征服的蜀地士大夫们说:“你们全靠着我,才有今天啊!如果遇到别人,早活不成了!”又说:“姜维也是一代英雄,可他遇到我,就没办法了!”为奖励他的功绩,司马昭矫诏封他为太尉,他愈发忘乎所以,提出下一步灭吴大计,司马昭派监军卫瓘提醒他:“有事情要汇报,不要动不动自作主张。”这老邓全没领会主公意思,反以路途遥远、信息传递耗费时日、贻误战机为由,提出“只要有利于国家社稷,远征将帅可以便宜行事”,强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起初,邓艾正当征伐蜀汉时,梦见自己坐在山上而山上有流水,他以梦中的情形询问殄虏护军爰邵,爰邵说:“按照《易经》中的卦象,山上有水称做《蹇》。《蹇》的卦辞说:‘《蹇》利於西南,不利於东北。’孔子说:‘《蹇》利於西南,表示前去那裏会有功劳;不利於东北,表示他的路走到尽头了。’这次前去征伐西南一定会攻克蜀汉,但大概再也回不来了!”邓艾听了怅然若失而闷闷不乐。钟会、邓艾之伐蜀时,有人问刘寔他们能否平蜀。刘寔回答:“必定破蜀,但两人皆无法回来。”再问下刘寔笑而不答,后来竟如其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