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三十二章 安阳亭侯——蒋琬

第三十二章 安阳亭侯——蒋琬(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蒋琬,年少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期的他就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来,蒋琬投笔从戎,追随刘备,由于年轻资浅,在当时刘备的统治集团中并不起眼,刘备入蜀时,也只是一名秘书性质的佐吏,之后出任广都县县令。

广都距成都约70里,富于渔盐之利,如果在此为官,循序渐进,倒也不无前途,只是对于蒋琬来说,有些大才小用。因此,他有此闷闷不乐,常借酒解愁,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此而论,蒋琬是比较幸运的,他很快受到了诸葛亮的注意。

刘备、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发现蒋县令政务不理,而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把蒋琬就地处置,诸葛亮忙加拦阻,他另有考虑,他知道大才屈居小任,常醉酒误事,当年刘备牧守荆州,满腹经论的庞统开始也不受重视,居官耒阳令时也是不理公务,每日醉酒高卧,被免去官职。鲁肃致信刘备说:“庞士元不是百里之才,使他处治中、别驾之任,才能让他一展宏才。”诸葛亮也同样劝说刘备,刘备便召见庞统,一见如故,方知此人满腹经论,从此委之以大任。后来庞统献计,刘备入蜀,立了大功,却不幸为国捐躯。

眼前之人与庞统当年所为十分相似,若是平庸之辈,哪敢在成都附近的属县荒废政事,不尽职守,其中必有委曲。于是他劝刘备说:“蒋琬是国家栋梁,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因为诸葛亮的一席话,蒋琬得以免死,但被罢去官职,不久又被起用为什邡县县令。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中央任尚书郎,在诸葛亮的有意栽培下,蒋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逐步熟悉国家大政、典章制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躬亲政事,日理万机,蒋琬进入丞相府为东曹掾,主管二千石长吏的升迁,地位十分重要。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又举他为秀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给他的文告中说:“如果为了四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众人既然于心不安,确实又使内外官员不明其中道理,你应当尽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诸葛离开了成都,屯兵汉中以备北伐。

此时,已提升为参军的蒋琬,与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的一切事务,对于一向谨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来说,这是基于对蒋琬等人的充分信任而作出的决定,蒋琬又代替张裔为长史,成为丞相府的最高副手。蒋琬没有丝毫的骄矜和大意,他以丞相为榜样,处繁理剧,尽心尽力,一方面为北伐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讲武训练,一方面谨慎地处理公文,使作为当时政治中心的丞相府,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为呕心沥血的诸葛亮实在分忧不少。

诸葛亮身在北伐前线,对蒋琬的办事能力和表现深感欣慰:他没有看错这个故意醉酒的县令,多次深有感触地对家人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实在是我复兴汉室的好帮手。”不仅如此,经过对蒋琬多年的考察和培养,诸葛亮决定把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上后主密表。

蒋琬自从担任丞相掾属以来,诸葛亮一直与他保持频繁的书信往来,评论当时人才,兼及政局时势。诸葛亮爱才若渴,第一次北伐时,收姜维,辟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姜维年方27岁,精通武略,深得诸葛亮的喜爱。诸葛亮曾多次在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反复强调姜维人才难得,他写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马良、李邵等人都不如他,其人可称凉州上士。”又说姜维“敏于军事,既有胆识,又深通兵法,心存汉室,才能过人,我一定要让他进宫觐见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