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七十五章 匡弼朝政——滕胤

第七十五章 匡弼朝政——滕胤(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滕胤,字承嗣,北海郡剧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继位后,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孙峻党羽所阻挠,滕胤也有意避嫌,最终只晋爵高密侯。孙峻死后,由其堂弟孙綝执政。滕胤的连襟、骠骑将军吕据联系北伐前线诸将推举滕胤为相,希望分割孙綝权力,但并未成功,滕胤被改任大司马,镇守武昌。不久,滕胤与吕据密谋推翻孙綝,因计划泄露而被杀,惨遭灭族。孙綝被杀后,景帝孙休为滕胤平反。

滕胤的伯父滕耽,以及父亲滕胄,南渡江南后,依附家族世交、扬州刺史刘繇,二人后来入仕孙权,滕耽官至右司马,滕胄也因善于文笔,受孙权敬待,但可惜两人都是早年亡故。滕胤年十二,便已痛失父伯,孤单一身,但他始终能坚持治身厉行。

孙权称吴王后,因为他们二人的恩情,而封滕胤为都亭侯。滕胤为人白晳,仪表不凡,相貌堂堂,滕胤每逢正朔之日入宫朝贺觐见,朝堂上的大臣见到后,无不对其大加赞赏,受到当时很多人赏识。孙权曾问诸葛恪:“你比滕胤如何”诸葛恪便开玩笑答道:“在朝堂之上,举止得当,礼节周全,受人赞赏,臣的确不如滕胤,但要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就比不上臣了。”

滕胤成年后,迎娶了公主,孙权十分看重滕胤,甚至因此而增加对公主赏赐,几次看望公主夫妇,三十岁时,滕胤担任丹杨太守,后又担任过吴郡和会稽太守。滕胤经常上表陈述自己的施政主张,反映民间的风气优劣,对国家政策多有匡弼。但滕胤没有因此志得意满,他得到的恩宠越多,担任职位越高,越发谨慎小心,谦卑待下。滕胤每次主持诉讼及断罪时都对与讼者观言察色,务求判决合符情理,所以人民每有冤情都会向他申诉,每到一处都享有声望。

孙权登基称帝,滕胤受命与张昭、孙绍、郑礼等,仿效周、汉旧制,撰定吴国的朝仪制度。孙和被立为太子后,鲁王孙霸意图争夺太子之位,于是朝臣乃至于地方官僚逐渐分裂为支持太子或者鲁王两派。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支持太子孙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依附鲁王孙霸,两派势同水火,争夺不止,使得吴国几乎陷入政治危机。

孙权病重,召滕胤到建业留任太常。孙权驾崩,滕胤与太子太傅诸葛恪、少傅孙弘、荡魏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一同受遗诏辅政,太子孙亮即位后加滕胤为卫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