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十六章 汝阳王——察罕帖木儿

第十六章 汝阳王——察罕帖木儿(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畏兀儿人,祖籍北庭,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颖州,以探马赤军户留居。

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诗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元代科举屡遭兴废,直到最后一次诏复行科举,然终元一代通过科举入仕者不到600人,而色目人作为元朝的重要统治力量,入仕途径甚多。身为色目人的察罕帖木儿,却选择科举作为其入仕之路,足见其汉化程度之深,史载其“居常慨然有当世之志。”《元史察罕帖木儿传》,也许假以时日,察罕帖木儿可能成为既拜住、太平之后的一代名相,然而,历史却给了他另外一种选择。

白莲教门徒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这支队伍以红巾裹头,时称‘红巾军’。元政府派兵屡战不克,素以彪悍著称的元军精锐‘阿速军’竟不战而溃,其它各地官军亦进剿不利,多为败绩。闻知红巾事变的察罕帖木儿毅然投笔从戎,投身剿灭红巾军的战争,开始了其人生最后十年,光耀千秋的戎马生涯,察罕帖木儿率先在招募当地子弟数百人,号称义兵。并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所招义兵相合,设计袭破罗山。

起兵以来第一战便尝胜绩,元廷闻此捷报,于当年十二月授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自此,察罕帖木儿名声乃起,支持元政府的各地地方武装纷纷投其门下,很快其义兵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万人,自成一军,驻扎沈丘,与红巾军交战,屡战屡捷,无战不胜。察罕帖木儿经过三年与红巾军的力战,其所属军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时,他已转战到虎牢。红巾军赵明远部北渡孟津,攻破覃怀,威胁晋、冀等地。察罕帖木儿率军迎战,北渡红巾军尽数被歼。察罕帖木儿以此战被元廷升为中书刑部侍郎,阶中议大夫。

之后,元廷为剿灭红巾军而征调来的苗军,因统军元帅吴天保病故而占据荥阳降于刘福通。察罕帖木儿闻知,乘夜袭破苗军,苗军尽数被俘。此役,察罕帖木儿淋漓发挥了蒙元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此年冬,刘福通率30万红巾军向驻扎中牟的察罕帖木儿部发动进攻,察罕帖木儿举兵以来最大的挑战来临了。此时战局极不利于元军,首先察罕的兵力远逊于红巾军,已是以寡敌众,更何况军中还有可能再次反叛的苗军。面对危局,察罕帖木儿临危不乱,他亲自向士卒陈说利害,鼓舞将士士气。在察罕的激励下,麾下元军官兵尽效死命,与红巾军作战时,无不以一当百。天亦助廷瑞,两军酣战之际,战场天气忽然变成了大风扬沙,处在上风位置的元军在察罕帖木儿的率领下趁风势猛攻红巾军,红巾军遂不能敌,大败而遁,察罕军追杀十余里,歼灭红巾军无数,这是元末战争中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从此,察罕帖木儿声名远扬,红巾军闻其名,无不丧胆,察罕帖木儿也因“与贼战于河南北,屡有功,除中书刑部侍郎。”。刘福通为彻底消灭元政权,而组织三路红巾军进行北伐作战,察罕帖木儿则因战功被元廷升为中书兵部尚书,阶嘉议大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