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十五章 明周王——朱橚[xiao]

第十五章 明周王——朱橚[xiao](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封吴王,后改封为周王,就藩开封。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后获准回到开封。此后三十余年间,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他的母亲马皇后是历史上一位贤慧的女性,对子女要求严格,尤其注重对小儿子朱橚的管教。这与朱橚后来的成长可能有某种关系。少年时的朱橚好学多材,有远大的抱负,常想着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传名后世。他政治上比较开明,到开封以后,执行恢复农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做了一些有益于生产发展的事。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他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在流放期间,朱橚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

作为一个锦衣玉食的藩王,朱橚为什么会做这些方剂学和救荒方面的研究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朱橚是一个很有才华而不满当时政治,时有“异谋”的人。他曾三次有“不轨”行为,除两次被贬往云南外,还曾因谋反被传讯;他之所以大力编写刊行这些以“保生”、“普济”、“救荒”为宗旨的医药书籍,表面上看不过是由于目睹当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惨状,意在“救园救民”,实际上这是他争取民心的一种方法,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其次,做些有影响的好事以流芳后世。

他在《袖珍方序》中写道:“吾尝三复思之,惟为善迹,有益于世,千载不磨。”虽然他没有谋反成功,像他四哥朱棣那样当上皇帝,但立功留名后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然而建文帝即位后,立刻着手削藩,削藩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周王朱橚。和哥哥朱棣一样,朱橚也不觉得金銮殿那把龙椅就属于自己的侄子。虽然比不上燕王朱棣那样在王府里私造兵器、招兵买马之类,但起码这种“异谋”也是很骇人的,以至于他的长史王翰“数谏不纳,诈作发狂”而离职——这说明周王的不臣行为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不然王翰不至于用这种极端手段和周王划清界限。

朱橚的次子突然向朝廷举报自己父亲图谋不轨——被自己的亲生儿子举报,也够可以的了。听到这个消息,建文帝表现出了很无私的正义感,派李景隆率大军以“救急边关”的名义北上,路过开封时突然包围了周王府,把朱橚一家老小全抓到京城。建文帝给自己的叔叔还留了一条活路,下令将其发配到云南,交给沐英之子西平侯沐晟严加管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