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三十二章 鞭死除爵——朱亮祖

第三十二章 鞭死除爵——朱亮祖(1/1)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朱亮祖,六安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嘉侯。原是元朝义兵元帅,屡败朱元璋,后被俘归降,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并作为明军主力平定两广,被封为永嘉侯,出镇北平。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察觉,朱亮祖被召回京师,与长子朱暹一同被鞭死,追论为胡惟庸逆党,爵位废除。

朱亮祖,素以骁勇著称,在元朝时曾被封为“义兵元帅”,在宁国之战中击伤猛将常遇春,被俘后投降,并获得朱元璋重用,先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政权的战役,又参加平定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战斗,为明朝立下大功。明太祖封赏功臣,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在明太祖钦定的34位功臣中,排在第27位。

朱亮祖出镇广东,扩建广州城,将北城墻扩展到越秀山上,并修建了望海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后改名为镇海楼,“镇海层楼”在清朝成为羊城八景之一,时至今日,镇海楼依然是“岭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楼阁式建筑”。

在明朝初期,广东一带恶霸豪强很多,横行不法,社会秩序较为混乱,是朝廷严密管控的地区之一,因此派永嘉侯朱亮祖坐镇,但朱亮祖到达后,并没有尽到震慑恶霸的本分,反而恃功而骄,“所为多不法”,自己先做起了坏事。

当时,广东番禺县县令为道同,为人正直,两袖清风,“奉母备甘,旨与妻子同粗粝”,严厉打击作恶豪强,抓捕其首领投入监狱,并带枷游街示众,豪强稍有收敛,番禺县治安好转,百姓安居乐业,“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豪强们看到朱亮祖胡作非为、横行不法后,知道是同道中人,是可以团结的力量,纷纷出重金贿赂,请其出面施压,迫使道同释放被抓之人。

朱亮祖来者不拒,收下贿金,择日宴请道同,提及此事,永嘉侯的地位远在小小的知县之上,朱亮祖认为自己出面,那是给足了道同面子,事情肯定水到渠成,但没想到,道同不为所动,大义凛然道:“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意思是,您是朝廷的大臣,侯爵之尊,为什么要帮奸邪小人说话呢?朱亮祖见道同“不识抬举”,冷哼一声,便不再说话,第二天派出军队,强行闯进县衙监狱,砸开枷锁,将被抓的恶霸全部释放,道同怒发冲冠,挺身而出阻挡,朱亮祖编造一个借口鞭打道同,恶霸们欢呼雀跃,感激恩人永嘉侯。

当地一位姓罗的恶霸将女儿许配给朱亮祖做妾,与其联姻,摇身一变,成为永嘉侯的岳父,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靠山,罗某及其家属变本加厉,在当地为非作歹、无恶不作。道同接到报告后,搜集证据,将罗某等人全部抓获归案,朱亮祖得到消息后,亲率军队攻入县衙,将罗某等人救走。道同忍无可忍,给朝廷上奏章,将朱亮祖勾结恶霸横行不法之事奏报皇帝。朱亮祖攻打县衙后,知道闯下大祸,害怕道同奏报皇帝,就恶人先告状,抢先上奏折,诬陷道同无礼、诋毁上司,远在京城的朱元璋不知其中隐情,看到朝廷的侯爵弹劾一个县令,就信以为真,派使臣前往广东,赐死道同。

不久后,道同的奏章送到,明太祖看完后,认为道同职位低下,居然敢揭发坐镇广东的永嘉侯不法之事,定是骨鲠之臣,“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于是急派使者去赦免道同,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赦免使者到达的时候,道同已被处死。道同不畏权贵,维护一方平安,造福百姓,深得民心,死讯传出后,番禺百姓伤心欲绝,很多人将道同的排位供奉在家中祭祀,而恶霸豪强们则推杯换盏大肆庆祝。得悉道同已死的朱元璋怒不可遏,急召朱亮祖进京,并且派人逮捕其长子朱暹,押送京城。

朱亮祖触犯了多项禁令,自知犯了重罪,来到午门外,就跪下膝行前进,并一路叩头,祈求皇帝可以饶自己一命,但怒火中烧的朱元璋,根本不给其辩解的几乎,命令武士鞭打,有资料称,朱元璋亲自鞭打了数十下,然后换武士继续,朱亮祖就这样被活活打死,朱暹也被当场打死,后被剥皮,悬挂于闹市,以儆效尤,闽剧《洪武鞭侯》就来源于此,与朱亮祖勾结的恶霸们,也全被处死。

朱元璋感念朱亮祖战功,亲自为其写墓志,以侯礼下葬,洪武二十三年,已死去几年的朱亮祖被认定为胡惟庸逆党,次子朱昱连坐被处死。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