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九章 永乐百官——刘季篪[chí]、周观政、裴伯耆等

第九章 永乐百官——刘季篪[chí]、周观政、裴伯耆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刘季篪,名昭,以字行,明余姚人。进士,授行人,曾出使朝鲜,婉拒其馈赠物品,太祖闻后嘉赐衣钞。后任陕西参政,有轻税、治水政绩,继升刑部侍郎,释冤甚多,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周观政,亦山阴人。以荐授九江教授,擢监察御史。尝监奉天门。有中使将女乐入,观政止之。中使曰:“有命”,观政执不听。中使愠而入,顷之出报曰:“御史且休,女乐已罢不用。”观政又拒曰:“必面奉诏。”已而帝亲出宫,谓之曰:“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左右无不惊异者。观政累官江西按察使。

裴伯耆,安南旧臣,其祖、父皆安南执政大夫,死国事。伯耆幼侍国王,官至五品。洪武末,御寇东海。黎季犛纂陈氏王位,杀伯耆家属。伯耆弃军遁。永乐初诣阙,泣请复仇。明军灭黎氏,设交趾布政司,以伯耆为右参议。

刘昱,明初大臣,武城人,初任吏科给事中,继升为左通政,后出任河南参政。明成祖大举讨伐安南,随兵部尚书刘儁领兵至大安海口,大风作,飞沙走石,他们且战且走,独他案前设战且走,被敌兵所围。和刘儁同时死难。

哈立麻,本名却贝桑波,4岁出家,曾先后从西藏各派佛学大师学习佛法,18岁曾奉命到西康调停当地战争成功,20岁开始,到各地传法。传法途中,在粗朴寺接到明永乐帝召他进京的诏书,从西康赶往南京。到达南京,受到隆重的礼遇,并受命在南京西郊的灵谷寺建普渡大斋,为太祖高皇帝和太祖高皇后祝福。深得永乐皇帝赞赏,受封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庆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并赐命得银协巴,又受命到五台山为新死去的皇后祈祷、祝福。

汤流,字如川,别号川上,江西省泰和县南溪乡甘竹村人。生就聪慧,苦读破万卷,为文雄深,奔放有倚天拔地之概、泻水涌云之奇。十八岁补邑庠弟子员,屡试不中,毫不气馁,更加致力于学问。以诗经领乡荐,甲申中进士。当时明成祖亲自选拔进士二十八人入翰林,上应天宿,使学于文渊阁,以期超越前人,汤流与王直等入选。不久升为侍读学士。他为不负圣主选拔之意,刻苦攻读,学问大进,成祖深加宠爱,欲大用之,阁老也举荐,但还未叙用,竟因病去世。成祖亲赐“翰苑”。少师杨士奇哭曰:“君长厚可以长民,明公可以持法,执守可以励俗,通练可以集事,诚如言也。呜呼!丰于才而啬于寿,遇其主而未大其用,彼苍者天,诚何心哉。”

古朴,字文质,陈州人。以太学生清理郡县田赋图籍,还隶五军断事理刑。自陈家贫,愿得禄养母。帝嘉之,除工部主事。母殁,官给舟归葬。服阕,改兵部,累迁郎中。建文三年擢兵部侍郎,成祖即位,改户部。永乐二年,朴奏:“先奉诏令江西、湖广及苏、松诸府输粮北京,今闻并患水潦,转运艰难,而北京诸郡岁幸丰。宜发钞命有司增价收籴,减南方运。”从之。营建北京,命采木江西,以恤民见褒。七年,帝北巡,皇太子监国。召还,佐夏原吉理户部。仁宗即位,改南京通政使。明年就拜户部尚书,出督畿内田赋。师逵病,命朴代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