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四十七章 明成祖——朱棣

第四十七章 明成祖——朱棣(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等。早起被封为燕王,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并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明史》说他“貌奇伟,美髯髯,智勇有大略”,又说他“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词,他确有过人之处。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雄才大略也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弊病。

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

朱棣,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对蒙古发动攻势,便于在军事上的行动有所保障,迁都北京,还可以平衡南北发展的差距,促进全国地区的均衡发展。永乐时期浚通大运河,即是为了南北运输的需要,沟通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往来。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到永乐后期,天下大治,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一切成定局了,迁都也就顺利成章地完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