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四章 诚孝皇后——张皇后

第四章 诚孝皇后——张皇后(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张皇后,名不详,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朱高炽元配,朱瞻基之母,朱祁镇之祖母。封燕王世子妃、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由于英宗年幼,张皇后便成为实际上的摄政。张皇后崩逝,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献陵。

张皇后,为人贤慧贞静、有谋有守,堪称女中豪杰,历经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有多次临朝听政的机会,却谨守妇道,安于内宫。而且对自己的娘家人严格管束,不使他们随便干预朝政,是一位备受称道的贤后。

张皇后,被封为燕世子妃,她的公公就是燕王朱棣,张家只是小康之家,父亲是张麒。张麒是在张氏做了皇后之后,父以女贵,才被封了彭城伯,张皇后有两个哥哥,也都在燕王帐下效力。当时还只是燕世子的朱高炽,十分不讨燕王朱棣的喜爱,燕王起兵造反之后,亲自带兵四处征战,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脚又有点跛,骑不得马,因此被留守北平。朱高炽由于留守后方,在整个靖难之役中不在朱棣身边,他的两个兄弟汉王、赵王时时在朱棣面前进谗言,想取而代之。

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因为汉王功大,朱棣手下的几位大将也拥立汉王做皇太子,朱棣自己也常常摇摆不定。一日,朱棣夫妇在内苑举行宴会,张氏亲自下厨服侍,朱棣很高兴,对皇后说:“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因为张氏的能干,很得公公的喜爱,这对于仁宗朱高炽储位的稳固有很大的帮助。

仁宗朱高炽顺利登基后,张氏也随之被册封为皇后,可惜没过多久,仁宗便过世了,她的儿子宣宗即位,张氏被尊为皇太后。宣宗即位之后,十分孝顺母亲,每天早晚都要到母后的寝宫问安,四方朝贡的物品也都首先进献给母亲。每当遇到重大的军政要事,总不忘向母亲禀报,而张太后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不干预朝政。宣宗和他父亲统治时期,国泰民安,一派盛世景象,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

为了给常居深宫的母亲解闷,宣宗和张太后,还有他的嫔妃们畅游西苑,宣宗亲自搀扶着母亲走上万寿山,捧上美酒敬祝母亲万寿无疆。第二年,宣宗还陪同母亲去拜谒明祖父成祖朱棣和父亲仁宗朱高炽的陵寝。一路上,百姓拜伏地上,高呼万岁,张太后意味深长地告诫宣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们这样拥戴皇帝,是因为皇帝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皇帝一定要时常把百姓的困苦放在心上。”有农家献上酒食,张太后亲切慰劳,询问生计,还把酒食拿给皇帝品尝,让宣宗知道民间的风土人情。“仁宣之治”的形成,里面有张太后的很多功劳。

当然母子也有关系不协调的时候,宣宗不喜欢皇后胡氏,而喜欢更加貌美的孙贵妃,为了显示恩宠,特地在“贵妃”名号之前加个“皇”字,册封孙氏为皇贵妃。再加上胡皇后一直没有子嗣,宣宗就一直想废掉胡氏,而立孙氏为皇后,宣宗召集大臣商议自己想改立皇后的事,但大臣们都说:“胡皇后没有什么过错,不能随便废立。”看到宣宗听了不欢喜,又马上献计说:“不如好好开导胡皇后,让她自己上表辞去中宫之位。”胡氏便这样被逼着自己请辞,但因为张太后一向喜欢胡氏的贤慧,坚决不同意,宣宗对此便没了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