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二十七章 六下西洋——王景宏

第二十七章 六下西洋——王景宏(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王景弘,龙岩县集贤里香寮人,入宫为宦官,事奉燕王朱棣,随朱棣起兵夺取帝位,得成祖朱棣赏识,后奉成祖之命,以副使太监身份协助正使太监郑和,统率巨型海船62艘,官兵、水手等278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福建、广东南下,首先到达占城,历暹罗、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然后经满剌加,到天竺,锡兰山,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古里,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后折回。历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回到南京,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异物,随船队到南京向明朝朝贡。

王景弘与郑和率队出使西洋,沿同一航线,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船队经过锡兰山时,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供奉金银丝帛等物,祈求航海平安。在寺前立有用汉文、塔密尔文和波斯文镌刻的《布施锡兰山立佛寺碑》。碑文首刻:“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昭告于佛世尊曰”,落款为:“永乐七年岁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谨施”。此次使洋,所到之国“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历时一年半,于永乐七年,回到南京;九月,王景弘受命第三次与郑和率队使洋。“驾驶海船四十八号,往诸番开读赏赐”;十月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十一月自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至占城国”。然后到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在锡兰山时,“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船队派“二千余人,出其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属官”。后经小葛兰,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经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在那里修筑城塞和仓库后回国。“

王景弘受命至闽浙沿海一带,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在太仓、长乐、福州、泉州等地督练水师,监造海船,修建天妃宫,因而出现随郑和、王景弘出征的官兵“多闽人”的现象。明成祖北上到北京建新都,景弘随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兼管招募舟师,监造海船等事务,为郑和第四、五次出使西洋做准备。

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成祖又一次派遣王景弘与郑和六次出使西洋。“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诸国王,就与使臣同行”,沿途经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古里、木骨都束、不剌哇等16国。“各国遣使千二百人贡方物”,“视前有加”,九月,回到北京。

永乐末年,宫廷皇位之争激烈,王景弘站在太子朱高炽一边,因“拥立皇储有功”,受仁宗朱高炽及其子宣宗朱瞻基重用,擢升为正使太监,并“赐其嗣子王祯为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和郑和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八月,与郑和选用下西洋官兵一万余人,修造南京大报恩寺等宫庙。

宣德四年,受敕省视南京旧内,开始督造船只,操练水兵,准备再次下西洋。宣宗朱瞻基“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来朝贡,于是郑和、王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此时,郑和已年届60,王景弘首次以正使太监身份,与郑和统率船队使洋,在南京龙湾集结船队,领官兵27411人,第七次出使西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