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六十三章 景泰臣将——孔文英、仪铭、王恂等

第六十三章 景泰臣将——孔文英、仪铭、王恂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孔文英,字世杰,陕西安化人,授江西庐陵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调河南道。正统初年,廷臣荐其堪大任,英宗赐其食五品禄仍为御史。后转为大理寺卿,镇守紫荆关督练军马。时黄岩县有专门诉讼之人,构捏齐民三千人,相聚为非,文英奉敕拘问,一讯致其得其罗织之情,独械为首一人,至京处治,其余全部遣归。中外服其明果。

文圭,建文帝之幼子,建文帝被废后,被称为建庶人。文圭被监禁时只有二岁,英宗复位,念其无罪久系,欲释其出狱。问李贤,李贤说:这是尧、舜之用心。英宗之意遂决。当日,言于皇太后,太后应允,其左右有人以为不可,英宗说:有天命者,可任其自为。于是遣太监牛玉至凤阳,造房屋。释出文圭及其庶母以下家属五六十人,皆安置在凤阳,听其婚娶出入自便,给守门人二十,婢妾十数人,文圭初出狱,见牛马亦不识,不久即卒。

仪铭,字子新,山东高密人,仪智之子。以父荫授给事中,升翰林院修撰,与修《宣宗实录》,升翰林院侍讲,升为郕府左长史。持正不阿,有承奉抗王仪,仪铭即日劾奏,朝廷责承奉。景泰初,仪铭以潜邸旧恩升礼部左侍郎,力赞征伐诸大事。次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升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仍兼掌詹事府。曾因灾异言消弭在敬天法祖,省刑薄敛,节用爱人,录《皇明祖训录》进于景帝,以致警发之意,深为景帝嘉纳。仪铭少时学于吴讷。天性孝友,有君子之风。

王恂,字用诚,初名振,改今名,湖广公安人。除翰林检讨,与修《宣宗实录》,十三年开修撰,升大理石右寺丞,巡抚贵州。改右春坊右庶子,管国子监司业事。升任国子监祭酒,九月,得风疾卒于官。

洪英,字实夫,福建怀安人,进士,选庶吉士,擢礼部主事,改任吏部,迁郎中,累迁至山东布政使。以左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督役夫筑临清城、运河堤,以右都御史改抚浙江。景泰四年六月召还,八月以前考察官吏有私,被劾下狱,不久放归。有《澹成集》。

陈勉,字希进,江西于都人,进士,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升广东按察副使,召还进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卿。迁南京右都御史平反狱讼,多所建白,时论称之,其外和内刚,通法律,多吏能,临事敏捷,不负其职。

王瑶,御用少监阮浪于南宫服侍英宗,英宗赐阮浪镀金绣袋及镀金刀各一,阮浪赠给了太监王瑶。锦衣卫指挥卢忠阴险,见王瑶之刀、袋非同寻常,便将王瑶灌醉窃取。又令校尉李善告变,声言:阮浪传上皇命,以刀、袋交结王瑶,谋复位。景帝大怒,将阮浪、王瑶下诏狱,令卢忠出证。卢忠大惧,佯狂以期免罪。内阁大学士商辂与中官王诚对景帝说:卢忠有疯病,其言不足信。不宜听信妄言而伤大伦。景帝乃下卢忠于狱,谪戍广西,王瑶、阮浪被诛。

聂大年,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寿卿,号东轩,江西临川人。正统间,官仁和县教谕,景泰初,征入翰林,博通经史,工古文,善诗词,尤精书画。

应履平,字锡祥,号东轩,禽孝乡外应村人。17岁入县学,25岁乡试第三名,进士,授福建德化县令,改吏部稽勋司郎中。献《河清赋》,受成祖奖谕,扈从北京,兼署文选、考功二司事。

马顺,明英宗年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他创造了明朝历史的一项纪录,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朝堂上被大臣群殴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英宗在司礼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不顾朝臣反对,贸然出师,在土木堡全军溃败,皇帝本人也做了俘虏。噩耗传来,朝野汹汹,二十三日,群臣满怀激愤,拥至午门,要求监国的郕王下令,立刻将王振满门诛灭。郕王却犹豫不决,臣子们情绪更加激动,随即开始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朝堂斗殴。

杨信民,名诚,以字行,浙江绍兴府新昌人。中举,任工科给事中,母亡,归家营葬,亲抬土石,称:“我葬我母,而专役他人,不安也。”服丧后,改刑科给事中。

李昌祺,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人。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王一宁,名唐,以字行,改字文通,号节斋,明浙江仙居人,进士。迁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