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二十四章 《青溪漫稿》——倪岳

第二十四章 《青溪漫稿》——倪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倪岳,字舜咨,应天府上元人,祖籍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进士授编修,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倪岳,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倪谦曾做过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僖。倪岳考中进士,任庶吉士,授编修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学士,到东宫当值讲学,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仍在御前讲席当值侍讲,弘治初年,改为左侍郎。倪岳好学,文思敏捷,广泛综览经世之务,尚书耿裕为人方正,秉持大礼,以致礼文制度都要倪岳决断,耿裕调到吏部,由倪岳代任礼部尚书。

孝宗从四川召国师领占竹来京,倪岳极力劝谏,孝宗不听,给事中夏昂、御史张祯等相继规劝,此事最终被停止。当时建造诸王府的规模宏大华丽,超过永乐年间、宣德年间的王府,倪岳奏请颁布统一的规格,他又把全国各地呈报上来的灾异,要礼部在每年年终分类奏报,一律用文字记下来,并详细按灾异发生的年月顺序排列,广泛引证于经史资料。劝勉孝宗勤于讲学,广开言路,宽免赋役,慎施刑罚,罢黜奸贪,接纳忠诚正直人士,淘汰冗员,停办斋醮,减少营造,停止滥赏,孝宗大都予以采纳。

左侍郎徐琼与皇后家有姻亲关系,图谋取代倪岳的官职,南京吏部缺尚书,廷臣推荐徐琼,而皇帝下诏加倪岳为太子太保往南京赴任,而徐琼果然代替倪岳。不久,调倪岳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谋协助处理机要事务,倪岳回到北京后,代替屠滽为吏部尚书,他严禁托人说情,不沽名钓誉,吏部政务处理公平。

倪岳,身材魁梧,表情冷峻严肃,善于决断大事,每当满朝大臣共议某事而众说纷纭时,他只说短短几句话,就使听者心悦诚服。在同级官吏中,倪岳最推崇马文升,然而在论事时并非无原则附合,他前后奏陈一百多件事,把军政中的弊端一一清理揭发,疏文出来,人们纷纷传抄。他对西北用兵之害论述尤为深刻,其疏大略说:

“近年来毛里孩、阿罗忽、孛罗出、加思兰成为边境大患。他们都沿着河套活动,河套地区水草肥美,宜于屯牧,因此敌人频繁占据这块地方,不断率部入侵。诸将怯懦,大都闭城自守。如果遇到敌人,总是被其打败。既不敢阻挡其前锋,又不能截断其归路。敌人进可以获得重利,退也没有后顾之忧,以致战事不断,边患不息。朝廷遣将征伐,四年三次出兵,竟没有取得些许功劳。出征将领或者高卧而归,或者平安回返,他们却优闲自得地活动在朝廷之上,不断获得军功封赏,并以车载金帛充塞私人家室。而军队一有行动,总是传来捷报,滥行赏赐,将官的品级随意授予。甚至妄杀平民,谎称为敌人首级。敌人还未被打败,就假称敌人已溃败逃走。能得到记功赏赐的,不是士大夫子弟,就是豪门随从。而普通战士、运粮的百姓则抛尸荒城,血沃野草。天怒人怨,祸兆越积越深,不可等闲视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