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四章 宦海升迁——冒政

第四章 宦海升迁——冒政(1/2)

目录
好书推荐: 喜欢本大爷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残汉虎胆 大唐黑脸神 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 斩剑兵卫忍风帖 愿冥域与你同在 破界之重生异界 不会现在没人玩QQ农场了吧 佚名亦无年 幕后黑手从血族始祖开始

冒政,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明朝副都御史,元皇室遗臣孛尔只斤·德新三子受汉姓“冒“,冒政是泰州德新次子冒启之的五世孙。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有事远出,必携书一卷,时时诵读,因此饱受汉儒三纲五常、忠君恤民的熏陶,成为明朝一代清廉高官。

冒政,早年出身州学生,后中举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四名,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从政四十五年,历经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从户部部员从六品,一直做到位高权重的都察院右副御史二品,以廉洁奉公,体贴民情著称朝野。

冒政进入户部,他办事干练、秉公执法,整顿各地粮仓,打击了许多粮食贪官,“于是宿蠹顿祛“,得到器重,部内许多难以处理事宜,都找他予以解决。冒政升户部广西司郎中,到江西督查粮食运输。万安县令,备金若干馈赠,在明代中期,官场风气十分腐败,地方官员参谒上司,馈赠礼品实属常规,上司也受之无愧。一京官劝说县令:“我看此君行事公正,是不会收礼金的,你不要自讨没趣。”县令说:“这是年例!哪有不送之理”,竟怀金入见,刚刚递上手帖,冒政见此大为震怒,训斥县令,并要绳之以法,县令叩头谢罪求情,才得幸免,此事惊动江西全境,各州县官员莫不认真办事,筹粮、运粮任务没有严督,就很顺利完成。

冒政由户部升迁武昌知府,武昌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是大明帝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冒政不负众望,每日早出晚归,办公于抚、按二府,入夜秉烛视事,书判若流,数年积牍,很快批理清楚。那时武昌江堤屡修屡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冒政认真调查研究,拨出公款,领导人民,一改过去修理土坝江堤为砖石衬砌栏洪坝,长数十里,厚二丈,高二丈有余,有效的保卫武昌安全。

江心有一小岛居民万人,每日渡船往来,常翻船出事,淹死不少民众。冒政决心造一座桥梁,但苦于缺乏建筑材料。一次他乘渡船去岛上考察,偶然发现巨舟十数条,隐隐沉于江中,便询问当地老人,得知是洪武年间的,已久弃不用,但木质坚实,于是派人打捞出水中全部巨舟,折改造桥,从此岛上居民有了通衢大道,人们称之为“冒公桥”,参加和指导了运河漕运分水工程,成绩裴然,在山东仅一年时间他还给山东人民办了两件好事。

一件是兖州周长百五十里的南旺湖,盛产角菱和鸡头菱,此二菱都富含淀粉,是当地人民重要之副食,但兖州河道管理官员沿袭历年陋习,霸为私有。冒政说:天赐民食,你们拿国家俸禄者岂能据为己有?遂下令开放菱芡,任民取之不禁,挽救了不少饥民。另一件是水陆要道谷亭镇,一帮以贩卖人口为业的匪帮,光天白日强抢民女,十分猖獗,当地官府莫敢问津。冒政得知立派重兵捉拿,一举全获匪众,依法处治首恶,解救不少民女,从此匪患得平。

朝廷又调冒政镇守东北边城辽阳,两年后提拔为江西右布政,在核查库银时发现余饷银数千两,冒政当即核验,自己毫发无取,并立案封存委派专人保管,以交接任新官,这才放心离开辽阳奔向江西上任。接任者十分感叹,按惯例期满盘嬴银两,由前任带走,如今前任分文不取,留下剩余饷银,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呀,我这任上不用贷借了,这种诚信高尚品德,永远是我师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