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578章 极限施压

第578章 极限施压(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个影帝看着不像好人 仙府御兽 FBI神探 重生印度当首富 大家都是邪魔,怎么你浑身圣光? 反派就是这样子的 荒沙主宰 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 大恶魔福尔摩斯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又来了

第578章 极限施压

赵煦到庆寿宫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申时了。

申时,又称哺时,秦汉以来,一直是第二餐的时间(古代百姓,都是吃两餐的)。

而权贵们,则在这个时候,会食用茶水、点心。

类似现代的下午茶形式。

通常,斗茶等娱乐活动,也是在这个时间点进行。

所以,赵煦给两宫问了安,就被向太后拉着坐了下来。

然后,向太后就亲自为赵煦,打好一碗茶汤。

“六哥尝尝看,这是御厨那边新出的茶法。”

“加了些牛乳,用来调配,据说很受欢迎!”

赵煦接过来,尝了尝,眼睛就亮起来了。

这味道,浓郁的茶香混合着浑厚顺滑的奶味。

怎么说呢?

和现代的奶茶,颇为相似。

但,味道远胜赵煦喝过的那些现代奶茶。

想想也能理解了!

现代的商业化奶茶,用的都是很一般的茶叶。

而如今,宫中的茶叶,都是建州北苑的御茶。

属于最顶级的团茶,价格甚至超过等重的黄金。

“味道怎样?”向太后在旁边关切的问道。

“很好!”赵煦赞道:“绝妙!”

向太后顿时开心起来,道:“这是御厨张纲所献的方子,言是其在汴京的饮子店今年新用之法,因其大受好评,故献宫中。”

赵煦听着点点头。

在汴京这样的商业度极高的市民城市。

如今,已隐隐有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特征了。

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呢?

现代的教科书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募的劳动者。

很不幸,如今的汴京城,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

给皇帝服务的御医,在马行街开着医馆。

招牌牌匾,光明正大的写着:金紫医官药铺的前缀。

自然,都是皇家太医的买卖。

像是给赵官家们服务了三代人的孙奇,就在马行街有着足足三间大药铺。

虽然坐堂的医生,不是孙奇,只是他的徒弟、子孙。

但这三间大药铺,日进斗金不为过。

京城的奢遮人家,想请他开个方子,非千贯不可!

此外,赵煦身边的太医钱乙,现在也在汴京城开了一个‘钱家医官药铺’。

听说也是赚的盘满钵满。

赵煦即位后,局面进一步瓦解。

在他的指示下,御厨们,也踏出了创业的道路——由赵煦指令冯景,安排内侍省出资资助御厨们,并由这些御厨的妻子/丈夫等(北宋御厨男女都有),在外按照宫中法子,开设各种吃食店,而内侍省只是少少的分一半利润就可以了。

那个叫张纲的御厨,想必就是创业大军的一员。

而接下来,等到汴京学府的蒙学、小学开学。

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也将在孔方兄面前瓦解。

这种温水煮青蛙,潜移默化的法子,在大宋这样的社会中,效果极佳。

恐怕,只有等一切都无可挽回的时候,道学家们才会猛然惊醒,田园牧歌,已是过去。

新的世界,一切都将看钱说话。

“这样啊,很不错呢!”赵煦说着,就端着茶盏,就着点心吃了起来。

他的饮食习惯,一向很好。

总会将食物吃光,不会有半点浪费。

这次也是一样,向太后给他的茶水、点心,他很快就吃的干干净净。

然后就拍拍肚皮,舒服的说道:“好饱!”

“母后的手艺就是好!”

“再这样下去,儿又要长胖几斤了!”

向太后看着,很是高兴。

那些点心、茶汤,确实都是她带着文熏娘和狄蔷在宫中亲手做的。

“六哥喜欢就好。”向太后说道:“等六哥长大了,母后就在宫中,天天给六哥准备吃食。”

“好!”赵煦乖巧的说道。

太皇太后在旁边听着,多少有些吃味。

便道:“官家,明日就要开经筵了,老身命人给官家,制了几套新衣裳,等会官家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多谢太母。”赵煦连忙谢道,然后他问道:“孙臣听说,太母想要考较孙臣功课?”

太皇太后于是坐直了身体,严肃起来,道:“确有此事。”

“老身听说,官家暑休期间,一直有在看书,不知都在看些什么书?”

赵煦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回禀太母,孙臣这两月,除了出幸开封府外,一直在宫中看史书。”

“已看了史记、汉书。”

两宫自然对此早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听到赵煦亲口承认他在看史书。

这可不得了!

须知,天子成年的标志之一,就是能看懂史书。

特别是国史!

看了国史后的皇帝,普遍都会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发号施令的能力。

于是,太皇太后问道:“官家都能看懂?”

赵煦点点头,道:“孙臣还写了不少备注呢!”

上上辈子,曾经主政天下的他,自然知道,史书的重要性。

在儒家文明的社会,史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载体。

也是政治说明书。

看懂了史书,也就看懂了历朝历代的政治。

若再能从文字里,推敲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相的话。

那么,这个皇帝也就能够合格了。

是故,历代明君,无不读史,而且会很自律的每天都看一段史书。

“真是祖宗保佑!”向太后笑着对太皇太后道:“六哥如此聪俊,定可兴我赵氏。”

太皇太后点点头:“太后所言甚是。”

于是,她便公式化的考较了一下,一些史记、汉书的内容。

而赵煦对答如流。

听完赵煦的回答,这位太皇太后的内心,多少有些落寞。

因为她清楚,照这样下去,她能听政掌权的世间,比她预计的可能要少的多。

恐怕等不到官家大婚,朝臣们就会不耐烦。

那时候恐怕就不怎么体面了。

想要体面,就得提前交权!

对她来说,值得安慰的是,这个孙子是孝顺的,而且对高家无话可说,可以说事事都替高家着想,能给的恩典,全部都是拉满。

以至于,高家人甚至更亲近这个孙子,而不是她。

高遵惠和高公纪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两个家伙在外面的事情,现在居然是先报告福宁殿,再来庆寿宫请示!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也是在心中叹了口气:“官家,是有天命的圣主。”

“老身给他操持两三年,就该退了……”

连高家人都更亲近、拥戴这个孙子。

其他人还用想吗?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给向太后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对赵煦道:“听说六哥近来曾下了手诏,命开封府考较在京寺庙主持、僧首们的佛法?”

赵煦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他知道,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虔诚的佛教信众。

两宫都在宫中,供奉着佛像。

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吃斋念佛。

遇到英庙、先帝生辰、忌日,更是会遣人去太平兴国寺、护国寺以及开宝寺烧香祈福。

便解释道:“儿这是依祖宗故事而为。”

“祖宗有‘保明行止’,约束僧人,严肃清规戒律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顶级修二代想攻略我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