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特种兵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驿丞家史(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驿丞家史(求月票)(1/2)

目录
好书推荐: 邪性总裁只婚不爱:通缉猎爱小娇妻 娇妻在上:完美宠婚一百招 午夜冥婚:阎王的心尖宠 妖狐登仙 嫡女惊华:陛下是妻迷 二嫁宠妃,撩帝上瘾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心机谋婚:腹黑总裁欺上我 捡个太子来种田 孤有疾,爱妃能治!

周德兴,濠人。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斩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岁,慈利土酋覃垕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命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明年伐蜀,副汤和为征西左将军,克保宁。先是,傅友德已克阶、文,而和所帅舟师未进。及保宁下,两路军始合。蜀平,论功,帝以和功由德兴,赏德兴而面责和。且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复副邓愈为征南左将军,帅赵庸、左君弼出南宁,平婪凤、安田诸州蛮,克泗城州,功复出诸将上。赏倍于大将,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诏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明年,五溪蛮乱。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赐手书曰:”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址,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蛮悉散走。会四川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作乱,仍命德兴讨平之。十八年,楚王桢讨思州五开蛮,复以德兴为副将军。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定武昌等十五卫,岁练军士四万四千八百人。决荆州岳山坝以溉田,岁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百匹。

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诸勋臣存者,德兴年最高。岁时入朝,赐予不绝。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上面这一大段,是江夏侯周德兴的传记,这出自《明史》的记载。大致的意思是,周德兴是个比较牛的人,文武双全。有许多的野战功勋,也擅长出谋划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被封为江夏侯。有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江夏侯到底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爵位了。

大家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周德兴,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刘伯温,这位刘老先生,在后世被称作可以和诸葛亮比肩的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评价。可是这位刘伯温老先生,虽然作为淮西集团的文官领袖,他的封爵却仅仅是一个诚意伯。有些人认为,这个伯爵和侯爵似乎也差不多了。我只能默默的告诉各位,差多了。仅就这个爵位俸禄来说,刘伯温的年俸是多少,是二百四十石,周德兴的是多少?是一千五百石。所以,这个江夏侯,虽然只比诚意伯高一级,但是差之毫厘就差之千里。刘伯温再眼热,也没什么用。

另外就是,稀缺性。开国的时候,只封了六个公爵,十个左右的侯爵。所以,这个侯爵也并不比公爵差多少。另外还有一点,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开国后,把自己的儿子一律都分封到各地为亲王,亲王之子大多数都封为郡王。郡王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呢,大致是两千石。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意思的中心思想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周德兴这个人很牛。按照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原则,那么他的后代应该也是很牛的。你看人家张玉的后代张维迎,到现在也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人,魏忠贤厉害吧,那就是整不了他,很多人来了又去了,张维迎一直在那里。

所以,让张章感到很奇怪,周德兴是谁他并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江夏侯是个什么位置,这个年头,除了皇族,能封侯爵的有几个人呢。这个江夏侯是开国的侯爵,必然是有丹书铁券的。也就是所谓的免死牌,其子孙,也可以世袭侯爵,虽然由于职位的稀缺性,只能由其中一个世袭。但是这位周扬老兄,即使是周德兴的旁系子孙,也不至于混的这么惨,何况还是一位中过二甲进士的人。折让张章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张章和凌云的差距之处,张章是武将,是侍卫,不喜欢看书,自然知道的也就少了。作为崇祯在做藩王时候的亲信,他其实也经常收到王爷的指示,多看书什么的,但是他实在不是个做学问的人,拿起来书本眼前就金星直冒,哈欠连天,最后实在是没辙了,只好放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顶级修二代想攻略我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