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92章 茶花大队 青年老师

第192章 茶花大队 青年老师(1/2)

目录
好书推荐: 老攻的七个人格都爱我 撞入白昼 重生夏花时代 直播雕刻,开局被警察关注 拉格朗日的酒 我把师父逼成掌门人 关于拯救美少女来续命这档事 玄幻:九州打工人 作为玩家,您能正常点吗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第192章 茶大队 青年老师

在1979年3月之前,鹏城还不叫鹏城,只是一个县,叫作宝鞍县。

今年3月5日,上面批复宝鞍撤县为市。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一片鱼泽之乡,老百姓世代主要以打渔为生,生活艰苦。

而它的地理位置又极其特殊。众所周知,这个年代有“亚洲四小龙”的说法,代表着亚洲最富庶的四个地区。

港城,便是其中之一。

鹏城的前身宝鞍,与港城山脉相连,溪水相通,浑为一体。

宝鞍最高峰叫作梧桐山,海拔将近1000米,这个年代山上骷髅遍地,极度荒凉恐怖,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明明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一边穷困潦倒,一边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那是何等诱惑?

所以哪怕无数惨痛教训摆在眼前,当地人仍然前赴后继。

当然了,成功的也不少。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至1979年间,宝鞍的三十万人中,有八万多人越了过去。

而在去年,宝鞍还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1978年夏天,一场超强台风的中心肆掠过宝鞍,造成40万亩农田被淹,500多间房屋倒塌,许多人不幸罹难,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生出越过去的想法。

溺死海上的不计其数。

为解决此事,1979年,深港线上的13支生产大队,被划做先富区,允许当地人和港城进行小额边境贸易。

这就是李建昆口中的“十三大队”。

这件事也是后面成立特区的肇始。

没错,这会特区还没成立,要到明年,目前鹏城开发仅限于蛇口地区。

“突突突!”

一辆拖拉机缓慢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李建昆十块钱雇的,本来不顺路。

鹏城这年头是真穷啊,别说城市,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他们从罗湖客运站摸出来,一路寻人打听,走出几里地,说是前面有个小镇,可谓望山跑死马啊。

所幸不到小镇时,迎面驶来一辆拖拉机,李建昆赶忙拦下来。

让驾车的大叔送他们去十三大队。

他虽然知道不少信息,但十三大队怎么走,也是两眼一抹黑。这年头出门在外,首先得找个落脚的地方,不然等天黑可能真的要露宿街头,哦不,在这边是露宿荒野。

至于他们这样去十三大队,会不会显得突兀,李建昆并不担心。

有些事虽然没经历过,但用脑子分析一下就知道:目前这个国家唯一的私人可交易的边境贸易区,岂会没有嗅觉敏锐的商人瞄中?

里头的操作空间很大。

什么小额边境贸易,一次交易不了多少,积少成多不就变大了?

外来人没资格交易,不会找本地社员代劳?

从驾车的大叔一句话没问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十三大队显然常有客商过去,当地人已经见怪不怪。

日头开始西斜,这趟行程硬是经历一整天。

前面路埂子下,出现一条蜿蜒的小河,司机大叔操着蹩脚的普通话道:“呐,这里其实已经到了,边上这个叫茶大队。”

茶?

李建昆心想,倒是个美丽的名字。

鹏城是一个拥有客家、广府和潮汕三大民系的岭南地区,语系复杂,有客家语、粤语、潮汕话和大鹏话,李建昆到这里后,也懒得摆弄他那点浅薄的粤语。

不过这并不算什么,他们江浙话那才叫搞死个人,相邻的两隔壁地区,方言都完全不同,听着一脸懵逼。

所以普通话推广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这些穷乡僻壤、方言繁杂的地区,反而更具成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使得人们走出去,具备了沟通技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铁腕官途 这辈子不当人了 最豪赘婿-龙王殿 异界铁血之旅 异世卡斗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他趁虚而入 偏偏宠爱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