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661.第651章 日本奴隶与昆仑奴

661.第651章 日本奴隶与昆仑奴(1/2)

目录
好书推荐: 装纯 我无敌了,师父却让我下山结婚 人在斗破写日记,女主全懵了! 斗罗:我,唐舞麟,请唐三赴死 斗罗:穿越天斗三皇子,多子多福 美漫:逆天科研,进化成全知全能 前辈别跪!我真不是人族老祖呐! 斗罗:日月雨浩,不做唐三女婿 斗罗:我都修仙了,还封号斗罗? 斗罗:我的武魂是比比东与千仞雪

第651章 日本奴隶与昆仑奴

从前年沙俄使节来使大明,户部那边统计估算全国人口,就已经突破一亿大关。

时至今日,人口激增之下,便是四川新复之地,人口也已突破三百万,直接比原来的不到百万增涨了三倍。虽然仍旧不多,但已然不至于县城也能跑老虎了。

这些增涨的人口,大多来源于两湖和江南地区,而且普遍不是官府组织移民,官府朝廷只是从中起了鼓励诱导作用,真正大移民基本都是百姓自发性的。

没办法,全国人口快速增长,不是没有代价的,南方已经有了一点人地矛盾的苗头。

即便天下粮仓的两湖地区,官府也在有意往四川西南,鼓励移民开垦,分流人口压力。

而北方各省大幅增涨的人口,很多都并非本地户籍,而是来自南方的移民户口,其中民间自发者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

就照目前这么移民下去,估摸用不了百年,不光南方有客家人,北方怕是也得出现客家人。

客家客家,客居外省,不仅代表了民系,也代表种移民文化。

除了移民人口增多以外,百姓手里渐渐有了余钱,也开始追求普及基层教育了。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早已深入人心。

从前明开始,民间私塾办学就已经非常普遍,除了琼州、台弯几乎看不到民间私塾记载,其它地区基本都有私垫义学的记录。

为什么如此发达的私墊社学到了清朝就没了呢?

因为满清禁止办私塾,这会让人聚集,容易造反……跟元宵被取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明新朝不禁私塾,百姓有钱了,自然也会想起来重新集资办学,请先生回来教书识字。就连一些地方大商人赚到钱了,有些为了名望和凝聚力,也会在地方出钱办理义学。

所谓义学,便是不收费的,这似乎亏了,但要知道,只有免费才是最贵的。

……

冬去春来,南京城已经开始过元旦

康子悲的贸易船队,终于返回岷埠港(马尼拉)。

熟悉了航线,又有檀香群岛作为航线补给点,一来二去之后,返程的速度就是这么快。

此去跑了一趟殷洲贸易,虽只隔了一年,但吕宋这里明显又有新变化。

在康子斐看来就是更为井井有条了,而且沿海村镇的人口也变得更多了。椰城总督在南洋大开杀戒时,他已经在殷洲航线路上了,所以并不知道消息。

仅仅只是岷埠港,依托港口建立的县城,在朝廷确立了规矩以后,这里的人口明显增多,而且开始主动接纳归化士著。

虽然都被安排在城镇外围,基本不允许入城,但落户的确都落户了,只是落户的番人籍,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开始。

吕宋人口日益增长,不可避免还是出现了佃户。

原先的吕末因为人少地多,而且愿意迁移吕宋的汉人不多,所以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那些牵头的地主们也不好真的把移民当佃户役使,双方倒更像是合作关系。

但现在不同,人口变多意味着土地分配就少了,而且吕宋总督府也不禁止地主搞土地兼并,只是要额外加税。

可谁在乎这个?

如此几年下来,即便有总督府出面调控,还是出现了一些海外大地主。

这些大地主并没有效仿欧洲殖民者的套路,搞奴隶种植园经济。

因为奴隶太蠢,交流也不方便,不如汉人佃户来得好使,也更能信得过。

不过目前来说,佃户与海外大地主一样,总体数量都不多,只是占了一部分。更多的还是维持先前的宗族一体化殖民模式,不分佃户,不分户籍,只要都是汉人便是宗族。

这种模式不仅在吕宋海外吃得开,在台弯、闽粤等地也非常普遍,他们也有另一种称呼——客家人。

闽粤地区常年糜烂的土客械斗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满清刻意纵容的结果,要是土客没有矛盾,这一造起反来,那可就太恐怖了。

严格来说,朱皇帝其实也算是客家人,台弯客家人,面对官府横征暴敛,客家人就如同晒干的薪柴,一点就燃,吹都吹不灭。

台弯历史上爆发数次客家人带头的大规模起义,每次都能打的清军抱头鼠审,然后把清军干废了以后,接着就是自己内部打……土客矛盾嘛!

等打的差不多了,清军趁机来平叛,都快形成固定套路了。

台弯的嘉义县,也是因为林爽文起义,诸罗县百姓受不了这帮客家人,拼死守城,乾隆嘉奖忠义,这才改名嘉义县。

这些客家人在海外抱团取暖,便是做了海外大地主的佃户,同样也都是客客气气,基本都不敢太过分。

吕宋总督府也曾数次上奏,阐明吕宋百姓宗族结社问题,请示朝廷适当出面节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铁腕官途 这辈子不当人了 最豪赘婿-龙王殿 异界铁血之旅 异世卡斗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他趁虚而入 偏偏宠爱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