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道德启示录 > 第二十一章 玄览的深层体验

第二十一章 玄览的深层体验(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甲星河 明珠纪元 苍天霸体 天道奇书 大漠狼骑士 永幻无境 屠者归来 日记强身 驱魔寻爱 异界纵横之魔神

第二十一章玄览的深层体验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jīng。其jīng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强力的特xìng,其表现是仅仅依从于大道的。当大道成为心中的一种东西时,就会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在模糊中清晰过来时,心中就出现了某种形象。在清晰中模糊过去后,心中就感觉有某种东西。深远啊,幽暗啊,在这些形象和东西中一定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这个本原非常真实,其中存在着大道的信息。

从远古直到如今,上述的言论一直都没有失传。依靠这些言论,可以看清空境中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凭什么知道所有根源的状况呢?靠的就是这个。

简释: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心中有尘埃,就必须擦洗一下,擦洗的功夫统称之为“营魄”,比如意守丹田等等,都属于有为法,这是讲给心思复杂的人听的。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本无尘埃,如同太虚,就直接进入抱一和玄览的境界了,就无须任何功法了,属于无为法,这是讲给心思单纯的人听的。

对于心思复杂的人来说,仅仅通过修道即内心的自我反省是不够的,因为很多隐藏的偏执是自己都无法觉察的。只有在行道即现实生活的磨练之中,才能发现它们,然后再一一灭除之。顿悟者少,而渐修者多,所以,《修道篇》只是讲述了玄览的初步成果,即一种浅层次的空境。只有在如今的《行道篇》中,才谈到了更深层次的,接近于悟道的空境。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小洞,如弹孔。甚,很,如孔武有力。取后者。

由于将“孔德”理解为大道的特xìng,所以一般将“孔”解说成宏大。果真如此,像蚂蚁、尘埃、原子之类的小东西,它们是否就不是惟道是从的呢?又由于将“德”理解为仁义之类的修养,于是憨山将“孔德”解说成圣人的伟大品德,认为圣人都是惟道是从的,可是,这与后文就接不上了。

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即大道的特xìng,是超越一切特xìng的。又说:“失道而后德。”即在违背了大道之后,物xìng与人xìng才会产生。总之,道和德是界限分明的,大道是没有任何特xìng的,所以,不接受通行的解说。

正如“孔武”指武力很强大一样,“孔德”应该是指特xìng很强力,很顽固。无论是水往下流的物xìng,还是生儿育女的人xìng,这种特xìng是如此的顽固而强力,是人力所无法违背的,由此可知,它不可能是“天地根”即元神编造出来的,只能是大道之力量的真实展示,所以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反之,那种一闭眼就会消失的东西,就是唯人是从,唯心是从的。

在玄览之中,天地消失了,念头也消失了,所以它们都不是大道之力的真实展示。第十五章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当我们长久地安处于清静之中时,有种力量却一直在呈现着,根本空不掉。修行者应该知道,这已经不再是元神编造的幻相了,而是大道的真实律动。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怕我们被幻相迷住了。《心经》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即世界是有其真实的一面的,并非完全虚假的,否则又何必修行,也不可能悟到什么道了。《楞严经》说:“了罔陈习,唯一jīng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当幻相全灭,真实的大道之力非常纯净地显露出来时,悟道的时机就到了。

本章应该是紧接着第十五章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冒牌皇帝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单机南北朝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