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道德启示录 > 第二十五章 再说悟道与行道

第二十五章 再说悟道与行道(1/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甲星河 明珠纪元 苍天霸体 天道奇书 大漠狼骑士 永幻无境 屠者归来 日记强身 驱魔寻爱 异界纵横之魔神

第二十五章再说悟道与行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dú lì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个东西,是混然而成的,它先于天地而产生。无声啊,无形啊!它独自站立而没有变化,运行十方而没有遗漏,可以把它当作天地的本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一个字叫做道,勉强给它起名叫做大。

所谓大,是说它消失了。所谓消失,是说它很遥远。所谓遥远,是说它一直都有所反应。

所以道是无限的,天是无限的,地是无限的,人也是无限的。宇宙中有四种无限的东西,而人占据了其中的一个位置。

人应该效法大地,大地应该效法苍天,苍天应该效法大道,大道永远效法它自己。

简释:

在行道中,能够不为世俗所动而回归于本心,然后以抱一和玄览的境界应对一切,就能够进入窈冥之境而悟道了。作为一个身份低微,处于人下的行道者,经常会受到他人的蔑视和侮辱。如果能将之视为一种磨练,不仅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憋屈和愤懑,反而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消除自以为是之类的毛病,从而在道行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急不躁,始终尊重他人,智慧将越来越通透,事实将越来越清晰,功业将越来越伟大,然后,大道将会完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1、“有物混成”至“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何物?本段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在《道德经》中,这也是唯一一段关于大道的直接而完整的回答。第十六章说:“知常曰明。”却并没有说明这个“常”到底是怎样的。在行道成功之后,如今终于可以说明一下了。

“有物混成”,大道是混融一切的。万物皆在其中,却无一物等于道。就像一杯糖水,糖和水皆在其中,可是,糖和水都不能代表糖水。

“先天地生”,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天地是万物的统称。没有了万物,也就没有了天地。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糖和水之前,乃至于在糖水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在大道之中,是没有任何具体的东西的。既没有天地,也没有万物。也就是说,它是无形和无声的。

“寂兮寥兮”,“寂”,无声,如寂静。“寥”,无形,如寥廓。补充说明一下无声的道理。真实存在的只有声波,也就是各种震荡波。这些波动被耳朵捕捉到,通过内耳的解读,再通过大脑的运作,然后才形成了声音。就像电脑发出的声音,它原本是一串无声的电子讯号,通过软件的解读,再通过音箱的播放,然后才变成我们喜欢的音乐。总之,声音是耳朵和大脑的产物,宇宙本来是无声的。

“dú lì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正因为大道是无形和无声的,所以,无论它怎么变,依然是无形和无声的。就像风一样,无论它怎么变,依然是风,所以是“不改”,即永恒不变。同时,大道又是绝对运动的,就像风是无孔不入的一样,其运动也是无有遗漏的,是遍及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的,所以是“周行而不殆”。天地和万物的形象并不是我们的感官凭空虚构的,而是在大道的运动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说“可以为天下母”。当然,这只是一种勉强的说法,因为天地和万物的形象依然是假的。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就像一位家长,给大道这个孩子起了名和字,却似乎忘了告诉我们,它姓什么呢?不是忘了。大道是最原始的,是没有父母的,所以是没有姓的。

为什么“字之曰道”?《道德经》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据“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来看,是因为了解了这个无形无声的东西之后,明白了天地和万物的形象和声音都是假的,至少不会执着于某种片面的真理了,或者过分地迷恋于那些看上去很漂亮的东西了。也就是说,它将指引和改变我们的人生之道。

2、“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冒牌皇帝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单机南北朝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