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1997 > 第79章 疯狂的女粉丝

第79章 疯狂的女粉丝(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还可以这样修 苟到炼气10000层,飞升回地球 全能学霸的养成系女友 八岁清北卖鹅腿,校长叫我小孩哥 这个漫画家精神病吧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玄学大佬她又去摆地摊了 离婚后,前夫对我纠缠不休 天赋诅咒叠加无数层,外星文明都懵了 每夜一个练胆小故事

第79章 疯狂的女粉丝

“制播分离”是电视台改革热点,即电视节目主体和电视播出主体分离,电视台不再“兜底”,只负责新闻时政等节目制作。

北平电视台地理位置特殊,“制播分离”比地方台要慢,年中旬刚漏了点风声。

王长天凭自己深根传媒十几年的经验判断,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现下电视台“老套旧式”的节目根本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

电视节目制作是新风口,天才儿童雷布斯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现在风口上的两头猪交流“心得体会”。

许琛磨刀霍霍向“光线”,这头华夏娱乐业的大肥猪鲜嫩可口,巅峰时执掌了国内一大半的“娱乐咽喉”。

现在嘛~

许老爷淡淡微笑:“没错同志,我是受叶首长的指示,前来北平电视台申报节目……”

“晚会主委会的叶首长?”

许琛笑笑不说话。

王长天不是职场小白,但仍被唬住了。

叶首长不是主管“北平电视台”的领导,但他的叔叔是分管宣传口的大佬。

北平电视台首次尝试“制播分离”,口子漏的很小,仅有2个名额。

王长天是“北平电视台”自己人,消息灵通,许琛一个外人,能顺利走到面试流程……

人外有关系,天外有神仙啊!

王长天肃然起敬,热情道:“欢迎欢迎,许同志你好,我是王长天,目前暂居北平电视台节目编导。”

“你就是王长天同志?”许琛装模作样,赞叹道:“北平特快是一档划时代的节目,这次叶首长叫我来,就说有机会要多向北平电视台的王长天同志学习!”

许琛左一口“叶首长”,右一口“叶首长”,这个时代就信奉权力。

都是成年人,很快就“称兄道弟”。

东拉西扯聊了一会天,消除了陌生,许琛若无其事问:“老王,你准备做什么节目?”

许琛一口一个老王,愈是装腔作势,人就愈尊敬伱。

“许老弟,实不相瞒,我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想法。”王长天面露难色:“台里制度改革刚出来半个月,负责分管的就是余台长,他是我的老领导,这不,我正准备向余台长汇报一下不太成熟的想法。”

“光线”还没有确定“娱乐”制作路线。

许老爷没有冒昧指点,做人最忌讳交浅言深。

…………

门口稍坐了一小会。

许琛和王长天见到了“北平电视台”的余台长。

余台长年轻力壮,“少壮派”领导,北平圈子里叫他“余老虎”。

“北平电视台”位置特殊,上有央视镇压,“干多错多”,节目出成绩了,央视要敲打一下,节目不出成绩,平白浪费台里资源。

十几年下来,“北平电视台”就成了圈子里戏称的“央视北平分台。”

“余老虎”不怕,央视不敢做的节目他敢做,央视敢做的节目他抢着做,一身反骨,然后就被流放分管“制播分离”了。

北平电视台首次尝试“制播分离”,就没指望干出点成绩,平平安安就好。

许琛和王长天落座。

“余老虎”铁青脸,给了下马威,抬手制止两人自我介绍,沉声说:“先不要告诉我你们叫什么,丑话说在前头,我不管你们是谁的亲戚,有什么样的背景,我只看节目,如果觉得自己节目好,就可以说节目了,如果是想浑水摸鱼,现在就请出去。”

许琛和王长天眼神对视,“余老虎”不愧是老虎。

“余台长,我的节目叫“典籍里的华夏”。”许琛率先说项目,从公文包里取出“典籍里华夏”的计划书。

这玩意现下很稀奇,厚厚的一本,龙飞凤舞的秦朝小篆:“典籍里的华夏。”

这时候没有ppt,许琛翻开笔记本,“刷刷刷”写下:“寻往圣绝学,探古今对话。”

滔滔不绝:“余台长,请看v……计划书,我从节目背景、节目地位、节目特色、招商引资、节目ip开发……”

许琛直奔主题,“余老虎”印象很好,如果说了背景,拒绝就伤情面了。

不说背景,只谈节目,拒绝是“节目”不行,跟背景没关系,既不得罪人,又能筛选好项目。

许琛不是他见过的第一个“节目”人,确是第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典籍里的华夏……”

“计划书”很厚,一目十行,简单理清了“典籍里华夏”的概念。

余老虎眉毛轻抬……

这个节目还真不错!

第一印象,这个节目形式新颖,立意甚高,符合“北平电视台”的地位。

相较前几个“节目人”净整些乱七八糟的创意,诸如选美、芭蕾舞、塞车比赛、综艺节目……

“典籍里华夏”堪称一股清流。

至少是文化属性。

听着许琛滔滔不绝,余台长抬手,皱眉问:“许同志,你这个“ip”开发是什么意思?”

许琛没有自我介绍,但他这张脸就是“简历”,余台长没有落伍到不认识时下最当红的“晚会唯一上台的内地年轻人。”

说来两人还是“情敌”,自己老婆很喜欢许琛。

“余台长,“ip“简单来说就是项目,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开发的资源是非常多的……”

“比如“典籍里的华夏”,只要我们打造成一个“文化名片”,那么后续书籍、电视剧、电影、舞台剧,音乐广播剧,歌曲……形形色色的盈利创收模式和创收点子……”

许琛滔滔不绝,最后总结说:“我把这个叫“一鱼多吃”。”

许老爷有自己想法,这年代电视剧不是想拍就能拍的,没点关系,拍出来就是仓库里吃灰。

借着节目搭建平台,电视剧就顺理成章了。

不止如此,目前主流宣传媒体就是报纸和电视。

许琛大本营就是北平,跟北平电视台打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央视……

央视不稀罕搭理许老爷!

电视节目是试错成本最低,效果却最好的方式!

……

互惠互利。

“典籍里的华夏”形式新颖,作为国内第一档文化+歌舞的“ip“名片,经济效益是其次的,主要是名声。

说白了。

只要“典籍里的华夏”干的好,谁敢说北平电视台不如央视,它的血统比央视还要纯粹!

这击中了“北平电视台”的痛处!

许琛观察余台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铁腕官途 这辈子不当人了 最豪赘婿-龙王殿 异界铁血之旅 异世卡斗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他趁虚而入 偏偏宠爱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