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四十八章 这到底算不算贪污?

第四十八章 这到底算不算贪污?(2/2)

目录
好书推荐: 念能力是养成系 乔小姐订婚后,霍总深夜追上门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买活 听到天道心声后,修仙界被玩坏了 从紫禁城开始签到打卡 盗墓:我被小花反向养成了 魔王今天报税了吗? 都断绝关系了,还求我回家干什么 从摊煎饼开始当厨神

从军,还发粮食?

朱元璋目瞪口呆。

二十石!

这数量未免也太惊人了。

若是一户人家按二十亩田来计算,根据他了解到的淳化县田税情况,也就是上交三十石的粮食。

现在,家中有人从军,一下子就返还二十石?

几乎相当于不纳粮了啊!

难怪!

朱元璋忽然想起北伐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

说的是先锋傅友德统帅的一支部队中的护粮军,并非精锐,只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但是某次,王保保发动奇袭,意欲截断粮队,给明朝的大军造成麻烦。

越是名将,越对粮草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若是能断了对方的粮食供给,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胜。

可是那次!

王保保势在必得的突袭,竟然被大明的护粮军强行击退。

据之后的战报,那支护粮军里面,有个几百人的小队,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极其恐怖的力量,简直是不要命了,嗷嗷叫着往上冲,只是一个轮次的冲锋,就把突袭的鞑子兵打蒙了。

随后,傅友德才率大军赶到,化解了这场危机。

淳化……

那几百人的小队,是来自淳化!

朱元璋关注过这个细节,但并没太深思。

现在看来,那场不可思议的胜利,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大军远征在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因为明朝这边是大优势方,所以偶尔还是能够跟家中联系,以书信的方式。

想必,那些来自淳化的兵勇,正是收到了家里的喜讯,知道家里竟然拿到了那么多的“光荣粮”,这才悍不畏死,这才建立奇功。

原来如此!

朱元璋开眼了。

以往只知道“将有必死之心,则士无贪生之念”,那说的是统兵将领的带兵本领,以及将领的气质对整支部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没想到,那些只是最底层的大头兵,也能因为那股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荣耀,创造战场上的奇迹。

光荣粮……大明光荣粮……从军光荣粮……

好啊!

扪心自问,朱元璋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全家都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来了这样的机会,朝廷征兵,然后给家里二十石上好的粮食……

就别说二十石了!

哪怕是二十升,朱元璋到了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大刀也好,长矛也好,就算是脑袋掉了,内心对朝廷都是充满感激,是挺着胸膛去赴死的!

土地,粮食,那是农民的命啊!

如果……

朱元璋不禁想到,如果这个独出心裁的“大明光荣粮”,能够普及到全国,成为一项国策的话。

大明的军队,岂不是纵横无敌?

凡是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将是我大明的疆土!

一时间,朱元璋竟是血脉偾张,不能抑制。

可是转念一想……

唉!

谁不想给士兵发粮食啊?

如果可以,朕恨不得给天下百姓,所有大明子民,都狠狠发一批粮食,发到他们手软,发到他们一生一世也吃不完!

可是,不行啊!

条件真的不允许。

这一场大仗,国库还亏空着呢……

所以,秦枫截留了大批的粮食,又是修路,又是光荣粮,这到底算是贪污,还是利国利民?

朱元璋在淳化县呆立半晌,没去见秦枫,而是悄悄回返京城。

一回到宫中,朱元璋神色沉肃,立刻召见大明六部主官。

吏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皇帝召见,谁敢怠慢?

不消片刻,六位位高权重的大人,气喘吁吁地入了宫,心存忐忑地站在朱元璋跟前,不知道这位刚打了胜仗的皇帝陛下,又有什么新的主意,为何脸色如此沉重。

目录
新书推荐: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