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盗帅 > 第五章 佛儒之争

第五章 佛儒之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道无双 血蛮 空骑 战锤40k之远东风暴 狂魂 异世龙神 重生之军火巨头 官仙 加官晋爵 重活传说

自捅破了弘福寺里的那此假佛之后,杜荷就知此事关系长安百姓的民心,已经不是一件xiao事了,当即决定取消今日的行程,进宫禀明一切。

高阳自然是满心不喜,撅着张嘴,嘀嘀咕咕,罗哩罗唆。

长乐劝说无果,杜荷不得已,答应下次再带她出来玩。

高阳方才喜笑颜开,俏脸儿挂着得意的笑容,身为皇家女她早已知道什么是公事为上,如此做法只是要一个承诺。

正如杜荷想的一般,他才将长乐、高阳送到宫门口,李世民宣见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说句直接的,李世民根本没有让人去找杜荷,而是派人到皇宫门。候着,他知道生了那么大的事情,杜荷一定会赶回来的,直接让他前往承庆殿议事。

来到承庆殿,站在门口,杜荷就听殿冉火yao味甚浓,吵得不可开jiao。

此事如今不仅只是和尚奢靡的问题,已经随着大势,渐渐牵扯到了佛道儒之争以及夷夏之辨。

〖中〗国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对外来佛教文化的融合吸收,就显示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xiong怀。但佛教初期自西汉传入中国盛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前,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佛道儒之争,从一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使得儒学,蓬〖勃〗展,一日千里。道教固然不如儒家”但老子与孔子”在理论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未受到多少影响,展同然比不上儒学”但也呈现争长之势。

佛教初传〖中〗国其势力弱xiao,尚不能与儒、道相抗衡,需借助于儒、道的势力来展自己。这一时期,三教“夷夏之辨”刚刚萌芽体现于东汉末年牟子所著《理huo论》中,在梳理时人对佛教的困huo和误解过程中牟子提及了儒生用“夷夏”问题来诘难佛教牟子对此也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应答。但这个时候的佛教就如受委屈的xiao媳fù,挨了打,不敢还手,只是轻声细语的解释着。

但随着佛教的渐渐壮大,在东晋时期,已经展开了反击。

前述元魏僧徒所作《汉法本内传》,便是这种反击武器之一。还有许多和尚们写的不少经典著作”多称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为老子并且亦是孔子的老师,甚至更长辈。比如东晋名僧支遁在《释迦文佛像赞序》中说:“昔周姬之末,有大圣号佛:…………络聘周以曾玄。”书中不但把佛说成是老子的师父,而且还是他的“太爷”辈;老子和庄子则成了佛的“曾别”和“玄别”,连当弟子的资格都不够。以后的《正诬论》又说老子闻道于竺乾古先生。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即佛弟子也。”《清净法行经》也说:“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净光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这里的震旦即指〖中〗国,到了这里儒道的祖师都成了佛弟子的化身”也就是说〖中〗国的儒道文化都是从佛学演变来的。

这种论点无疑是跟bang子的某些习性很俄面对这种荒唐的事悄。

儒道,自然展开了有利的反击。

儒家多从治国安民的角度对佛教进行批评,奉佛造寺,使国贫民穷:僧尼jī增,使国家承担赋役者人减少:僧尼离开亲人出家,不要妻子”违背儒家的伦理纲常:佛教教理虚妄,对民众进行欺骗等等。

而佛家也不甘示弱,逐一进行驳斥”指出佛教对社会民众施行教化,于治国有利:通过个人出家修行而使祖先亲属的灵hún脱苦海”也是尽孝的表现;佛教与世俗礼仪不同,以断除情累为志向,弃妻剃,出家修行,是无可非议的。

但〖中〗国的百姓君王大多都很理性,旷日持久的佛、道、儒三教之争,始终仅限于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范围内。即使有杀害,也只是惩办几位被视为恶者。就如祟佛的齐文帝宣布灭道教,便仅杀了四名不肯落的道士。周武帝灭佛,亦不肯杀一个僧人。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所使然。因为古代儒家讲究中庸、宽容,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佛教则更是高扬和平与平等的大旗。不像西方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十年、上百年、数百年。

三方的争斗到了唐朝方才告一段落。

唐朝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的国度,他们对于各族文化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接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杀了那个妖鬼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不想当COSER的女仆不是好揍敌客夫人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