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回到史前当野人 > 第261章 海岸之行与驯牛高手

第261章 海岸之行与驯牛高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才不是做galgame呢 我家小师妹奶凶且超强 道影 御兽修仙,我有座长生仙府 我牛魔王,天庭第一权臣 这个世界我亦仙亦魔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总裁深度索吻:枕边女人 荒帝传纪

第261章 海岸之行与驯牛高手

在没有精确计时工具的时代,时间漫长与否纯粹取决于主观的感受。

孩子们都感觉这个冷天异常短暂,冰雪的消融是如此突然,当天空祭司宣布本学期结束时,他们头一次对冷天产生留恋,巴不得下一个冷天赶快到来。

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多了几分忐忑,他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或许永远也不会做好,但时间会推着所有人前行。

但当着其他同学的面,他们总是表现得云淡风轻,不以为意,私下里却拼命温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祈祷实习时能够发挥出色,名列前茅。

张天和林郁的教学计划主打一个循序渐进,宁可简单一些、有趣一些,也不要给孩子们带来太大压力。

急不得,急也没用,连一百以内的数字还数不清呢,把九九乘法表搬出来按着孩子们的头死记硬背也不合适。

张天对小班学员的要求很简单:理解并掌握一千以内的数字。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还需要学吗?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内容,却已经难倒了半数以上的孩子。

对抽象思维较弱的孩子们来说,记住这些数字不难,难的是做到真正的理解。

小班的孩子不要求实习,但要参加期末考核,当然了,只是单纯地检验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评分也不排名。

张天给每个学员都出了三道同类型的考题。

第一道题是根据给出的物品,数清其数量。这一道题几乎所有人都答对了。

第二道题是根据给定的数字,找来数量与之对应的物品。这一道题难倒了三分之一的人。

第三道题最难,由张天随机举两个数字,孩子们比较其大小。

他一般会举两个大数,比如“985和996哪个更大”,目的是让孩子们根据直觉作答,而非习惯性地从“一”开始数起。

最终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员通过考核,这些孩子将在下个冬天学习进阶课程:数字的书写形式和简单的加减算术。

难度堪称地狱级,哪怕聪慧如枭,也练习了足足两年半,才勉强掌握三位数以内的加减。张天对孩子们不抱太大期望,十个人能有一个学明白就很不错了。

林郁那科的情况和数学差不多。

自从族人学会用符号代表实物,各种各样的符号便被创造出来。

起初倒没什么,随着符号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比如一种东西有多种符号表示,同一种符号又有好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诸如此类。

林郁已经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规范,为每种符号制定了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开班授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套标准普及开来,让族人今后可以书同文。

不过现在说书同文为时尚早,族里现有的符号还远远不够丰富,而且都是和实物一一对应的名词,像动词、虚词、代词这种没有实体的词汇一个也无,不成体系,更连不成句子。

然而,即便是现有的这些符号,尚且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记不明白呢!

林郁凭借自己对古文字的了解,借鉴先民的智慧,创造出一批最简单最常用到的动词。她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便是将这些动词符号教给通过期末考核的孩子们。

至于书写方式,课堂上使用白垩制成的小粉笔,直接在课桌上书写,用麻布当橡皮擦。生活中用到符号的情景不多,一般用于仓储管理,通常使用雕刻的方式,符号留存的时间更长。

笔墨纸砚当然更加高效,但制作上比较困难,尤其是造纸和制墨。

张天只知道造纸的原理,流程不是太清楚,摸索几次或许也能造出来。

制墨就真是一窍不通了。

林郁也只了解墨的起源和发展,知道墨是由矿物原料演变而来,最早的墨用的是磨成粉的天然石墨或木炭,后来发现松枝燃烧后遗留下来的烟灰是良好的书写材料,于是开始用松烟制墨。

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张天和林郁都不甚了了。

考虑到短期内不会有大量使用文字的需求,暂时用不到更优越的书写工具,因此两人没有急着搞发明创造。

任重而道远,慢慢来吧。

……

春节过后,不用林郁吩咐,族人们自觉主动地扛起锄头和耒耜,去地里开垦秋天没有垦完的土地。

有了前两年的经验,尝到了种植谷物的甜头,族人们已经将之视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生产活动,甚至超过他们习以为常的渔猎和采集。

不仅种田是如此,就连养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经过多次配种繁殖,竹鼠的种鼠数量已经达到张天的小目标:300只。

之前定下目标的时候,族人的数量不过四百出头,而今人口已经超过六百,目标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于是张天吩咐建筑工人们修建新的养殖场,进一步扩大竹鼠的养殖规模。现在,男人们搭建竹屋已是手到擒来,完全不需要他操心。

怀孕的母猪也在春天相继生产,一共诞下十八头的小猪,猪的数量超过三十头,当然了,绝大部分是幼猪。

第一年仍然采取一对一配种,那些没能怀孕或者产子数量较少的猪夫妇,被女人们重点标记,今年换个伴侣,如果还不够给力,就只能拿它们祭天了。

农耕和养殖都已趋于稳定,原始积累已大致完成,脚跟算是站稳了,是时候向外扩张了。

张天心里想的扩张倒不是去和其他部落火并,而是去他们平时活动范围以外的地方探索,去寻找各种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

这时候不由得开始怀念起狼孩来了,要是能够借助黄石的力量,不管是探图还是探矿,都高效得多。

说起来,狼孩等四人离开也快两年了,到现在还没回来,看来是沉迷旅游,无法自拔。

不过他们一直都有在祈祷,张天也一直关注着四人的动态,知道他们中途遇到了一些原始部落,因超凡的力量被当地土著敬若神明,后来从土著那里得知了海洋的存在,于是改变了旅行的方向,往东去了海边。

就在昨天,他们终于抵达海边,并在祈祷中描述了看到的壮观景象,乌鸦生动地称海洋为“天空的倒影”。

海边啊……

海洋里的生物资源远比森林丰富,更重要的是,从海水里提炼食盐不要太方便!

张天心想,要是开局能开在海边,何至于天天饿肚子?

转念一想,这未必是什么好事,没有食不果腹的危机感,想说服族人迁徙只会更加困难。

一辈子住在海边,一辈子就只能是渔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黄仙讨封,我告诉它要相信科学 经营系统:神明救世靠开店 星际战皇 异界魔武狂潮 序列大明 领先人类一千年 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天机骰子 星际第一菜农 异动的时空
返回顶部